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ān

ㄢ

部首 艸

部外 8

總筆畫 14

庵 𦹕 葊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3F4

上下结构

1221342511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djn

tklu

egkz

44716

拼音 ān

注音 ㄢ

部首 艸 部外 8總筆劃 11

統一碼 83F4筆順 12213425115

通

菴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菴

ān ㄢˉ

     ◎ 古同“庵”。

英語 small Buddhist monastery

法語 couvent,monastère,petit temple bouddhiste,petit temple bouddhiste

© 漢典

菴 國語辭典

菴ㄢān
名
  1. 茅屋。《南齊書·卷四○·武十七王傳·竟陵文宣王子良傳》:「編草結菴,不違涼暑。」同「庵 」。

  2. 僧尼供佛的小寺廟。《喻世明言·卷四·閒雲菴阮三償冤債》:「這菴兒雖小,其實幽雅。」同「庵 」。

菴ㄢˋàn
  1. 參見「菴藹 」條。

© 漢典
【申集上】【艸】 菴·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8

菴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菴·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8

〔古文〕葊【唐韻】【集韻】𠀤烏含切,音諳。【韻會】菴閭,草名。【司馬相如·子虛賦】菴閭軒于。【註】菴閭,蒿也。【本草】此草老莖可以蓋覆菴閭,故名。【北史·景穆恭皇后傳】太后常以體不安服菴閭子。

又菴羅,果名。【本草】又名菴摩羅伽果。【謝靈運·山居賦】企堅固之貞林,希菴羅之芳園。

又【玉篇】倚廉切,音淹。義同。

又【韻會】烏紺切,音闇。【左思·蜀都賦】茂八區而菴藹。【正韻】菴藹,翳薈也。

又上聲,烏感切,音黯。義同。

又【類篇】同蓭。【正字通】本作菴,省作菴。菴字原从𡘹,不从奄作。

© 漢典

菴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Ąn˥ 日语读音 IORI韩语罗马 AM现代韩语 암越南语 am

客家话 [海陆腔] am1 [梅县腔] am1 [台湾四县腔] am1 [宝安腔] am1 [陆丰腔] am1 [客英字典] am1 [客语拼音字汇] am1粤语 am1

近代音 影母 監鹹韻 平聲陰 菴小空;中古音 影母 覃韻 平聲 諳小韻 烏含切 一等 開口;影母 鹽韻 平聲 淹小韻 央炎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添部 ;王力系统:影母 談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菴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庵
𦹕
葊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媕(an1)
    2. 谙(an1)
    3. 蓭(an1)
    4. 諳(an1)
    5. 誝(an1)
    6. 葊(an1)
    7. 啽(an1)
    8. 偣(an1)
    9. 萻(an1)
    10. 腤(an1)
    11. 盦(an1)
    12. 鹌(an1)
同部首
    1. 荔
    2. 葁
    3. 蓰
    4. 苄
    5. 蘰
    6. 薕
    7. 䔠
    8. 䔴
    9. 苻
    10. 薊
    11. 莊
    12. 苢
同筆畫
    1. 涳
    2. 脯
    3. 䅇
    4. 蚱
    5. 𠋲
    6. 捽
    7. 釪
    8. 崭
    9. 菮
    10. 偣
    11. 䘬
    12. 㣦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