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zuó

ㄗㄨㄛˊ

部首 艸

部外 7

總筆畫 13

苲 𦰼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38B

上下结构

12232312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wtf

toos

enmi

44211

拼音 zuó

注音 ㄗㄨㄛˊ

部首 艸 部外 7總筆劃 10

統一碼 838B筆順 1223231211

莋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莋

zuó ㄗㄨㄛˊ

     ◎ 〔~都〕古縣名,在今中國四川省漢源縣。

© 漢典
【申集上】【艸】 莋·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7

莋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莋·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7

【集韻】秦昔切,音籍。【玉篇】茹草也,或作葃。

又【廣韻】在各切【類篇】【韻會】【正韻】疾各切,𠀤音昨。地名。【前漢·地理志】越巂郡定莋。

又山名。【越絕書】莋碓山,故爲鶴阜山。禹遊天下,引湖中柯山置之鶴阜,更今名。

又【水經注】夷橋亦曰莋橋。

© 漢典
【卷一】【艸】

莋 《说文解字》

【卷一】【艸】
『說文解字』

越嶲縣名,見《史記》。从艸作聲。在各切

© 漢典

莋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suo˧˥

粤语 zok6

近代音 中古音 從母 鐸韻 入聲 昨小韻 在各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從母 鐸部 ;王力系统:從母 鐸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莋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莋」 說文‧艸部「莋」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苲
𦰼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䞰(zuo2)
    2. 秨(zuo2)
    3. 䎰(zuo2)
    4. 䯿(zuo2)
    5. 筰(zuo2)
    6. 㶡(zuo2)
    7. 昨(zuo2)
    8. 柮(zuo2)
    9. 捽(zuo2)
    10. 䝫(zuo2)
    11. 䇥(zuo2)
    12. 䟄(zuo2)
同部首
    1. 芆
    2. 蕣
    3. 蓮
    4. 荙
    5. 蒙
    6. 藈
    7. 薣
    8. 苪
    9. 蓍
    10. 蔵
    11. 蒻
    12. 蘻
同筆畫
    1. 㙀
    2. 绥
    3. 㠫
    4. 镹
    5. 班
    6. 弉
    7. 厞
    8. 捕
    9. 袜
    10. 骏
    11. 倊
    12. 烄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