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bí

ㄅㄧˊ

部首 艸

部外 7

總筆畫 13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378

上中下结构

12212455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fpb

tjbd

eewy

44407

拼音 bí

注音 ㄅㄧˊ

部首 艸 部外 7總筆劃 10

統一碼 8378筆順 1221245521

次 通 標

荸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荸

bí ㄅㄧˊ

     ◎ 〔~薺〕a.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池沼或栽培在水田裏,地下莖扁圓形,赤褐色,肉白色,可食,亦可制澱粉;b.這種植物的地下莖,有的地區亦稱“烏芋”、“地梨”。

英語 water chestnut

法語 châtaigne d'eau

© 漢典

荸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荸 bí

常用詞組


荸薺
© 漢典

荸 國語辭典

荸ㄅㄧˊbí
  1. 參見「荸薺 」條。

荸ㄅㄛˊ​bó
  1. (一)​之又音。

© 漢典
【申集上】【艸】 荸·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7

荸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荸·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7

【篇海】蒲沒切,音孛。《碎金》云:荸薺,古之𦽏茈也。苗似龍鬚,根黑色,可食。

© 漢典

荸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pi˧˥ 越南语 mụt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put8 [宝安腔] put8 [海陆腔] put8 [客英字典] put8 [客语拼音字汇] pud6 [梅县腔] put8粤语 but6

© 漢典

荸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鼻(bi2)
    2. 䨆(bi2)
    3. 䵄(bi2)
    4. 嬶(bi2)
    5. 㮰(bi2)
同部首
    1. 蒫
    2. 葼
    3. 蓦
    4. 藲
    5. 蒑
    6. 萨
    7. 苁
    8. 茭
    9. 苉
    10. 蘽
    11. 葃
    12. 蘜
同筆畫
    1. 峿
    2. 捇
    3. 㸧
    4. 疾
    5. 蚓
    6. 珬
    7. 㖙
    8. 栥
    9. 𠊟
    10. 袥
    11. 㛤
    12. 豇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