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chí

ㄔˊ

部首 艸

部外 6

總筆畫 12

芪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34E

上下结构

122154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gcf

tmig

ehb

44104

拼音 chí

注音 ㄔˊ

部首 艸 部外 6總筆劃 9

統一碼 834E筆順 122154121

荎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荎

chí ㄔˊ

  1. 〔~蕏〕即“五味子”,一種落葉藤本植物,果實入藥。
  2. 刺榆,一種小枝有堅硬枝刺的落葉小喬木。
© 漢典

荎 國語辭典

荎ㄔˊchí
  1. 參見「荎藸 」條。

© 漢典
【申集上】【艸】 荎·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荎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荎·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唐韻】直尼切【集韻】陳尼切,𠀤音治。【爾雅·釋草】菋,荎蕏。【註】荎蕏,五味子。【本草註】《抱朴子》云:五味者五行之精,其子有五味。

又木名。【詩·唐風】山有樞。【傳】樞,荎也。今之刺楡。

又【博雅】牛荎,牛膝也。

又徒結切,音跌。義同。

© 漢典
【卷一】【艸】

荎 《说文解字》

【卷一】【艸】
『說文解字』

荎藸,艸也。从艸至聲。直尼切

『說文解字注』

(荎)荎藸艸也。四字句。釋艸有味荎藸。釋木有味荎著。實一物也。春初生苗。引赤蔓於高木。長六七尺。故又入釋木。从艸。至聲。直尼切。古音在十二部。

© 漢典

荎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ʰʅ˧˥ 越南语 chuối

客家话 [客英字典] zhi5 [海陆腔] zhi5 diet7 [台湾四县腔] zih5 diet7粤语 ci4

近代音 中古音 澄母 脂韻 平聲 墀小韻 直尼切 三等 開口;定母 屑韻 入聲 姪小韻 徒結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屑部 ;王力系统:定母 質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荎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荎」 說文‧艸部「荎」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芪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迡(chi2)
    2. 馳(chi2)
    3. 䈕(chi2)
    4. 坻(chi2)
    5. 遅(chi2)
    6. 弛(chi2)
    7. 篪(chi2)
    8. 䛂(chi2)
    9. 池(chi2)
    10. 䜄(chi2)
    11. 遲(chi2)
    12. 漦(chi2)
同部首
    1. 䓤
    2. 萳
    3. 䔦
    4. 䒰
    5. 萂
    6. 莳
    7. 藯
    8. 葿
    9. 荑
    10. 蘆
    11. 芮
    12. 芾
同筆畫
    1. 㺾
    2. 秖
    3. 祚
    4. 姥
    5. 皅
    6. 枴
    7. 𠊁
    8. 栊
    9. 侷
    10. 炩
    11. 娆
    12. 㚇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