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guāng

ㄍㄨㄤ

部首 艸

部外 6

總筆畫 12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32A

上下结构

12224313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iqb|aigq

tfmu

ekgr

44212

拼音 guāng

注音 ㄍㄨㄤ

部首 艸 部外 6總筆劃 9

統一碼 832A筆順 122243135

茪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茪

guāng ㄍㄨㄤˉ

     ◎ 〔芵~〕古書上說的一種草。

© 漢典

茪 國語辭典

茪ㄍㄨㄤguāng
名
  1. 植物名。多年生草本。羽狀複葉,秋天開淡黃色花,果實似豇豆。也稱為「芵明」、「芵茪」。

© 漢典
【申集上】【艸】 茪·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茪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茪·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唐韻】古黃切,音光。【集韻】草也。

又【爾雅·釋草】薢茩,芵茪。【疏】决明,一名芵茪。

© 漢典

茪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kuɑŋ˥ 韩语罗马 KWANG现代韩语 광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茪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灮(guang1)
    2. 咣(guang1)
    3. 姯(guang1)
    4. 黆(guang1)
    5. 烡(guang1)
    6. 桄(guang1)
    7. 胱(guang1)
    8. 挄(guang1)
    9. 洸(guang1)
    10. 垙(guang1)
    11. 潢(guang1)
    12. 炗(guang1)
同部首
    1. 苉
    2. 芯
    3. 荟
    4. 茏
    5. 䕇
    6. 薲
    7. 茉
    8. 䒰
    9. 芚
    10. 蕂
    11. 蘒
    12. 蓙
同筆畫
    1. 竖
    2. 钟
    3. 咺
    4. 峞
    5. 籺
    6. 舤
    7. 柒
    8. 乺
    9. 㑟
    10. 𠉾
    11. 钯
    12. 𠖋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