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dí

ㄉㄧˊ

部首 艸

部外 5

總筆畫 11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2D6

上下结构

12225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mf

tlw

ekia

44605

拼音 dí

注音 ㄉㄧˊ

部首 艸 部外 5總筆劃 8

統一碼 82D6筆順 12225121

苖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苖

dí ㄉㄧˊ

     ◎ 羊蹄草,根可入藥。

© 漢典

苖 國語辭典

苖ㄉㄧˊdí
名
  1. 植物名。蓼科羊蹄屬,多年生草本。莖圓柱形,有長而粗大的黃色根。葉長橢圓形,互生,葉鞘基部如蹄狀。根、葉均可入藥。也稱為「羊蹄草」。

© 漢典
【申集上】【艸】 苖·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5

苖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苖·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5

【唐韻】徒歷切【集韻】亭歷切,𠀤音翟。【爾雅·釋草】苖,蓚。【類篇】羊蹄草也。

又【玉篇】丑六切,音蓄。【廣韻】他歷切,音惕。義𠀤同。《爾雅·釋草》苖,蓨。

© 漢典
【卷一】【艸】

苖 《说文解字》

【卷一】【艸】
『說文解字』

蓨也。从艸由聲。徒歴切。又,他六切

『說文解字注』

(苖)蓨也。按小徐本苖字在後𦯄下荼上。从艸。由聲、徒歷切。又池六切。三部。

© 漢典

苖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i˧˥

粤语 miu4

近代音 中古音 徹母 屋韻 入聲 蓄小韻 丑六切 三等 合口;定母 錫韻 入聲 荻小韻 徒歷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沃部 ;王力系统:定母 覺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苖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苖」 說文‧艸部「苖」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靮(di2)
    2. 廸(di2)
    3. 旳(di2)
    4. 滌(di2)
    5. 迪(di2)
    6. 蹢(di2)
    7. 䨤(di2)
    8. 鏑(di2)
    9. 糴(di2)
    10. 豴(di2)
    11. 笛(di2)
    12. 扚(di2)
同部首
    1. 芶
    2. 节
    3. 蔓
    4. 蓕
    5. 茁
    6. 䕋
    7. 荣
    8. 虃
    9. 茿
    10. 莦
    11. 䒰
    12. 花
同筆畫
    1. 忿
    2. 坾
    3. 㢰
    4. 㓉
    5. 苢
    6. 㪴
    7. 奉
    8. 岲
    9. 枊
    10. 龺
    11. 乸
    12. 凯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