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芨芨草

拼音 jī jī cǎo

注音 ㄐㄧ ㄐㄧ ㄘㄠˇ

芨芨草 詞語解釋

解釋

◎ 芨芨草 jījīcǎo

[splendid achnatherum] 多年生草本植物,葉細長,開淡綠色的花,多生長在鹼性土壤的草灘上。工業上用來造紙,也可做飼料、用來編織筐、席等

© 漢典

芨芨草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芨芨草 (禾本科植物)

  • 芨芨草(學名:Achnatherum splendens (Trin. ) Nevski )禾本科、芨芨草屬植株具粗而堅韌外被砂套的鬚根。稈直立,堅硬,內具白色的髓,形成大的密叢,節多聚於基部,具2至3節,平滑無毛,基部宿存枯萎的黃褐色葉鞘。葉鞘無毛,具膜質邊緣;葉舌三角形或尖披針形,葉片縱卷,質堅韌,上面脈紋凸起,微粗糙,下面光滑無毛。開花時呈金字塔形開展,主軸平滑,或具角棱而微粗糙,分枝細弱,平展或斜向上升,芒自外稃齒間伸出,直立或微彎,粗糙,不扭轉,生於微鹼性的草灘及砂土山坡上,海拔900-4500米。
  • 產中國西北、東北各省及內蒙古、山西、河北。生於微鹼性的草灘及砂土山坡上。蒙古、蘇聯也有分佈。該種植物在早春幼嫩時,爲牲畜良好的飼料;其稈葉堅韌,長而光滑,爲極有用之纖維植物,供造紙及人造絲,又可編織筐、草簾、掃帚等;葉浸水後,韌性極大,可做草繩;又可改良鹼地,保護渠道及保持水土。
  • (概述圖片來源:)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鸡黍期
      2. 畸孤
      3. 激憤
      4. 機棚
      5. 积思广益
      6. 赍调
      7. 憋憋懆懆
      8. 演艹
      9. 麤懆
      10. 暴懆
      11. 真艸
      12. 茭艹
    相關詞語
      1. 谷芨
      2. 穀芨
      3. 白芨
      4. 草行
      5. 草拟
      6. 草閒
      7. 草写
      8. 草窝里飞出金凤凰
      9. 草木知威
      10. 蛇草
      11. 粟米草
      12. 膚皮潦草
      13. 視草
      14. 通灵草
      15. 鵝掌草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