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shān

ㄕㄢ

部首 艸

部外 4

總筆畫 10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29F

上下結構

12235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mcu|awcu

thne

eqx

44407

拼音 shān

注音 ㄕㄢ

部首 艸 部外 4總筆劃 7

基本區 829F筆順 1223554

通 標

芟 基本解釋

● 芟

shān ㄕㄢˉ


  1. 割草,引申爲除去:~草。~除(①除草;②刪削文字)。~夷。

英語 mow, cut; weed out; scythe

德語 mähen, abmähen

法語 faucher,tondre,désherber

【漢典】

芟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芟 shān

動

(1) (會意。從殳( shū)。殳,兵器。以殳除草。本義:剷除雜草)

(2) 同本義 [mow grass]

芟,刈草也。——《說文》

嘗之日,涖卜來歲之芟。——《周禮·肆師》

芟薀崇之。——《左傳·隱公六年》

載芟載柞。——《詩·周頌·載芟》。注:「除草曰芟。」

(3) 又如:芟夷(除草,割草);芟荑(同「芟夷」。刈除);芟柞(指耕作);芟翦(芟剪。剪除;修剪);芟薙(刈除);芟柞(割除草木);芟穢(割除雜草。後用以比喻除去禍害)

(4) 斬殺;消滅;清除 [kill;eliminate;clear away]

芟野菼。——《淮南子·本經》。注:「殺也。」

今操芟夷大難,略已平矣。——《資治通鑑》

(5) 又如:芟討(討滅敵人);芟鋤(除去,剷除);芟刈(割,引申爲殺戮);芟夷(剷除;除草;亦指殺戮);芟定(平定)

(6) 刪除 [delete;strike out]。如:芟削(刪除);芟翦(芟剪。刪除)

詞性變化


◎ 芟 shān

名

(1) 大鐮刀 [scythe]

權節其用,耒、耜、耞、芟。——《國語·齊語》

(2) 如:芟割(用鐮刀收割)

(3) [用作防汛護堤]砍下的蘆荻 [reed]

凡伐蘆荻謂之「芟」,伐山木榆柳枝葉謂之「梢」,辮竹糾芟爲索。——《宋史》

常用詞組


芟除芟秋
【漢典】

芟 國語辭典

芟ㄕㄢshān
動
  1. 除草。《說文解字·艸部》:「芟,刈草也。」《詩經·周頌·載芟》:「載芟載柞,其耕澤澤。」漢·毛亨·傳:「除草曰芟,除木曰柞。」

  2. 削除。《三國志·卷一三·魏書·王朗傳》:「賴先王芟除寇賊。」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鎔裁》:「芟繁剪穢,弛於負擔。」通「刪」。

名
  1. 大鐮刀。《國語·齊語》:「耒、耜、耞、芟。」三國吳·韋昭·注:「芟,大鐮,所以芟草也。」唐·柳宗元〈宥蝮蛇文〉:「彼樵豎持芟,農夫執耒,不幸而遇,將除其害。」

【漢典】
【申集上】【艸】 芟·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4

芟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芟·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4

【唐韻】所銜切【集韻】【韻會】師銜切,𠀤音衫。【說文】刈草也。【詩·周頌】載芟載柞。【周禮·地官·稻人】凡稼澤,夏以水殄草而芟夷之。

又【齊語】耒耜枷芟。【註】芟,大鐮,所以芟草也。 或作蔪。

又【類篇】尹捶切。與芛通。草之華榮也。

【漢典】
【卷一】【艸】

芟 《說文解字》

【卷一】【艸】
《說文解字》

刈艸也。从艸从殳。所銜切

《說文解字注》

(芟)刈艸也。見周頌、周禮。毛云。除艸曰芟。从艸殳。鍇有聲字。非。此㑹意。殳取殺意也。所銜切。八部。

【漢典】

芟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ʂĄn˥ 唐代读音 shram日语读音 KARU韩语罗马 SAM现代韩语 삼越南语 sam

客家话 [宝安腔] san1 [台湾四县腔] sam1 san1 [梅县腔] san1 [海陆腔] sam1 san1 [客英字典] san1 sam1 [客语拼音字汇] san1粤语 saam1

近代音 中古音 審生母 銜韻 平聲 衫小韻 所銜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心母 添部 ;王力系统:山母 談部 ;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芟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芟」 中大108「芟」 說文‧艸部「芟」
甲骨文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钐(shan1)
    2. 珊(shan1)
    3. 舢(shan1)
    4. 炶(shan1)
    5. 嘇(shan1)
    6. 脠(shan1)
    7. 狦(shan1)
    8. 搧(shan1)
    9. 姍(shan1)
    10. 删(shan1)
    11. 挻(shan1)
    12. 山(shan1)
同部首
    1. 菿
    2. 萑
    3. 蔅
    4. 䓽
    5. 茢
    6. 蒃
    7. 䕜
    8. 薇
    9. 蔂
    10. 蒧
    11. 䓹
    12. 茌
同筆畫
    1. 层
    2. 𠇘
    3. 诒
    4. 我
    5. 陈
    6. 杌
    7. 苁
    8. 玙
    9. 杣
    10. 佇
    11. 㕫
    12. 灻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