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niè

ㄋㄧㄝˋ

部首 自

部外 10

總筆畫 16

𦤞 𤭂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1F2

左右结构

325111123435135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thsb

hdnmu

nlgy

27912

拼音 niè

注音 ㄋㄧㄝˋ

部首 自 部外 10總筆劃 16

統一碼 81F2筆順 3251111234351355

臲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臲

niè ㄋㄧㄝˋ

     ◎ 〔~卼〕不安。

英語 jumpy; jittery; worried; to grasp

德語 unbeständig, veränderlich

© 漢典

臲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臲 niè

常用詞組


臲靰
© 漢典

臲 國語辭典

臲ㄋㄧㄝˋniè
  1. 參見「臲卼 」條。

© 漢典
【未集下】【自】 臲·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0

臲 《康熙字典》

【未集下】【自】 臲·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0

【廣韻】五結切【正韻】魚列切,𠀤音齧。【廣韻】臲卼,不安。【易·困卦】上六,困于葛藟于臲硊。【疏】臲卼,動搖不安之貌。【書·秦誓】作杌隉。【韓愈·贈劉思服詩】作兀臲。一本作𠨜𦤞。亦作兀臬。隉字原从木作。

© 漢典

臲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niɛ˥˧ 日语读音 AYAUI

客家话 [客英字典] ngiet7 [台湾四县腔] ngiet7 ngiap8 [梅县腔] ngiap7 nget7 [海陆腔] ngiet7粤语 jit6 nit6

近代音 中古音 疑母 屑韻 入聲 齧小韻 五結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疑母 曷部 ;王力系统:疑母 月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臲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𦤞
𤭂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錜(nie4)
    2. 啮(nie4)
    3. 䯀(nie4)
    4. 枿(nie4)
    5. 䯅(nie4)
    6. 顳(nie4)
    7. 㖕(nie4)
    8. 㸎(nie4)
    9. 躡(nie4)
    10. 菍(nie4)
    11. 槷(nie4)
    12. 䯵(nie4)
同部首
    1. 臰
    2. 臭
    3. 臭
    4. 臫
    5. 臱
    6. 臮
    7. 臯
    8. 自
    9. 臬
同筆畫
    1. 糗
    2. 擝
    3. 錩
    4. 𠏻
    5. 罃
    6. 蕾
    7. 䤶
    8. 螭
    9. 懅
    10. 璕
    11. 䫊
    12. 龧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