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jì

ㄐㄧˋ

部首 自

部外 6

總筆畫 12

暨 𣳻 𦤌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1EE

上下结构

3251113234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thwy

huooo

nlms

26832

拼音 jì

注音 ㄐㄧˋ

部首 自 部外 6總筆劃 12

統一碼 81EE筆順 325111323434

臮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臮

jì ㄐㄧˋ

     ◎ 古同“暨”(a.與,及。b.至,到)。

© 漢典
【未集下】【自】 臮·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臮 《康熙字典》

【未集下】【自】 臮·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玉篇】古文暨字。【說文】衆辭與也。引虞書舜典,臮咎繇。【韻會】《今文尚書》作暨。及也。【史記·夏本記】𧓍珠臮魚。【註】古暨字也。

© 漢典
【卷八】【㐺】

臮 《说文解字》

【卷八】【㐺】
『說文解字』

眾詞與也。从乑自聲。《虞書》曰:臮咎繇。𠕨,古文臮。其冀切〖注〗古文暨字。文四 重一

『說文解字注』

(臮)衆與䛐也。與詞各本誤倒。今依廣韵正。衆與者、多與也。所與非一人也。詞者、意內言外之謂。或假洎爲之。如鄭詩諩偁無逸爰洎小人是也。亦假曁爲之。如公羊傳及者何。與也。會及曁、皆與也。曁猶曁曁也。釋詁曰。曁、與也。釋訓曰。曁、不及也。按不及、及也。卽公羊所謂猶曁曁也。从㐺。自聲。其冀切。按冀當作洎。十五部。虞書曰。虞當作唐。說見禾部。臮咎繇。堯典文。今書作曁。


(𡮧)古文臮。此篆轉寫旣久。今不可得其會意形聲。姑從宋本作。

© 漢典

臮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i˥˧

粤语 kei3

近代音 中古音 群母 至韻 去聲 臮小韻 (具)〔其〕冀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屑部 ;王力系统:羣母 質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臮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𡮧」 說文古文「臮」
「臮」 說文‧㐺部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暨
𣳻
𦤌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曁(ji4)
    2. 骥(ji4)
    3. 薺(ji4)
    4. 偈(ji4)
    5. 㰟(ji4)
    6. 茍(ji4)
    7. 霽(ji4)
    8. 龮(ji4)
    9. 䠏(ji4)
    10. 穧(ji4)
    11. 记(ji4)
    12. 嚌(ji4)
同部首
    1. 臯
    2. 臭
    3. 臲
    4. 自
    5. 臫
    6. 臰
    7. 臭
    8. 臬
    9. 臱
同筆畫
    1. 椚
    2. 集
    3. 㝹
    4. 㥑
    5. 嗒
    6. 䍚
    7. 晽
    8. 塆
    9. 棾
    10. 掾
    11. 𠌠
    12. 畴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