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liǎn

ㄌㄧㄢˇ

部首 肉

部外 13

總筆畫 17

簡體 脸

脸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1C9

左右结构

351134125125134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ewgw

bomo

qooo

78286

拼音 liǎn

注音 ㄌㄧㄢˇ

部首 肉 部外 13總筆劃 17

統一碼 81C9筆順 35113412512513434

通

臉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臉

liǎn ㄌㄧㄢˇ

     ◎ 見“臉”。

英語 face; cheek; reputation

德語 Ansehen, Prestige (S)​,Gesicht (S)

法語 visage,face,réputation

© 漢典

臉 國語辭典

臉ㄌㄧㄢˇliǎn
名
  1. 面部。如:「臉頰」、「洗臉」。唐·王昌齡〈采蓮曲〉二首之二:「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2. 情面、面子。如:「丟臉」、「賞臉」、「無臉見人」。《儒林外史·第五二回》:「設或將來虧折了,不彀還你,那時叫我拿甚麼臉來見你?」

  3. 面部的表情、態度。如:「變臉」、「翻臉」。

© 漢典
【未集下】【肉】 臉·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3

臉 《康熙字典》

【未集下】【肉】 臉·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3

【集韻】【韻會】𠀤居奄切,音檢。【集韻】頰也。【韻會】目下頰上也。

又【廣韻】七廉切【集韻】千廉切,𠀤音韱。【廣韻】𦞦也。【齊民要術】羹臛法,有臉䑎羹。

又【博雅】臉,𡒒也。【釋文】臉,七潛切。

又【廣韻】力減切【集韻】兩減切,𠀤音溓。義同。

© 漢典

臉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liæn˨˩˦ 唐代读音 læ̌m日语读音 MABUTA

客家话 [海陆腔] lien1 lien3 liam3 giam3 [客语拼音字汇] liam4 [台湾四县腔] lien1 lien3 liam3 giam3 [客英字典] giam3 liam3 lien1 [沙头角腔] liam5 [宝安腔] liam3 [梅县腔] lien1 [东莞腔] liam3粤语 lim5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臉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脸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歛(lian3)
    2. 摙(lian3)
    3. 薟(lian3)
    4. 梿(lian3)
    5. 敛(lian3)
    6. 㯬(lian3)
    7. 裣(lian3)
    8. 䌞(lian3)
    9. 蘝(lian3)
    10. 㦑(lian3)
    11. 琏(lian3)
    12. 斂(lian3)
同部首
    1. 腺
    2. 䏪
    3. 腯
    4. 膨
    5. 䐠
    6. 胀
    7. 胧
    8. 脙
    9. 腚
    10. 臌
    11. 朏
    12. 䐟
同筆畫
    1. 䰥
    2. 䗩
    3. 䃬
    4. 𠐏
    5. 縼
    6. 薲
    7. 䮒
    8. 蟐
    9. 䌔
    10. 篾
    11. 霜
    12. 檪
小學古詩詞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唐·王昌龄 《采莲曲》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