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fán

pán

ㄈㄢˊ

ㄆㄢˊ

部首 肉

部外 12

總筆畫 16

𥛮 㸋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1B0

左右结构

3511343123425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etol

bhdw

qpki

72269

拼音 fán pán

注音 ㄈㄢˊ ㄆㄢˊ

部首 肉 部外 12總筆劃 16

統一碼 81B0筆順 3511343123425121

膰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膰

fán ㄈㄢˊ

  1. 古代祭祀用的熟肉:“以脤~之禮,親兄弟之國。”
  2. 送給祭肉:“明日東家知祀竈,只雞斗酒定~吾。”

其它字義


● 膰

pán ㄆㄢˊ

     ◎ 大腹。

英語 to cook meat for a sacrifice or offering

法語 viande cuite utilisée dans un sacrifice

© 漢典

膰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膰 fán

〈名〉

(形聲。從肉,番聲。古代祭祀用的烤肉) 同本義 [sacrificial meat]

膰,祭餘肉。——《廣韻》

天子有事膰焉。——《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生日脤,熟曰膰。——《穀梁傳·定公十四年》

祀有執膰,戎有受脤。——《左傳·成公十三年》

© 漢典

膰 國語辭典

膰ㄈㄢˊfán
名
  1. 宗廟祭祀所用的熟肉。《左傳·成公十三年》:「祀有執膰,戎有受脤,神之大節也。」《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魯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則吾猶可以止。」

© 漢典
【未集下】【肉】 膰·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2

膰 《康熙字典》

【未集下】【肉】 膰·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2

【集韻】符袁切【正韻】符艱切,𠀤音煩。【說文】宗廟火熟肉。春秋傳,天子有事,㸋焉以饋同姓諸侯。或从肉。【玉篇】膰,肝也。【穀梁傳·定十四年】脤者何也。俎實也,祭肉也。生曰脤,熟曰膰。【史記·周本紀】顯王致文武胙於秦孝公。【註】胙,膰肉也。

又【孔子·世家】如致膰乎大夫。【註】膰,祭肉。【後漢劉長卿妻傳】縣邑有祀,必膰焉。【註】膰,祭餘肉也。

又與燔通。【左傳·襄二十二年與執燔焉釋文】燔,亦作膰。【穀梁傳·定十四年】熟曰膰。【釋文】本作燔。

又【集韻】蒲官切,音槃。大腹也。

又蒲波切,音婆。義同。

© 漢典
【卷十】【炙】

㸋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膰”字頭,請參考“㸋”字:)
【卷十】【炙】
『說文解字』

宗廟火孰肉。从炙番聲。《春秋傳》曰:“天子有事㸋焉,以饋同姓諸矦。”附袁切

『說文解字注』

(㸋)宗廟火𦏧肉。今世經傳多作燔、作膰。惟許書作㸋。火部燔下云𤑔也。是詩作燔爲叚借字。他經作膰乃俗耳。許稱左傳作㸋。左傳釋文云。膰周禮又作㸋。皆古文之存焉者也。異義。左氏說。脤、社祭之肉。盛之以蜃。宗廟之肉名曰膰。說文作祳㸋。用左氏說。祳下曰。社肉盛以蜃。故曰祳。天子所以親遺同姓。㸋下云。宗廟火孰肉也。天子所以饋同姓。古本當如此。今本爲寫者舛誤耳。必云炙孰者、爲其字从火。天子所㠯饋同姓。各本作以饋同姓四字、在有事㸋焉之下。非也。今正。大宗伯鄭注云。脤膰、社稷宗廟之肉。以賜同姓之國。同福祿也。兄弟有共先王者。鄭與許同用左氏說也。若傳所云賜齊侯胙。又云宋先代之後。天子有事膰焉。有喪拜焉。是亦有歸㸋異姓者。从炙。毛公曰。傅火曰燔。又曰加火曰燔。其事與炙相類也。畨聲。附袁切。十四部。春秋傳曰。天子有事㸋焉。僖卄四年左傳文。偁此者、證古經作㸋不作燔。又以見有歸㸋異姓之禮。

© 漢典

膰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fĄn˧˥; pʰĄn˧˥ 日语读音 HIMOROGI韩语罗马 PEN现代韩语 번

客家话 [客英字典] fan1 [海陆腔] fan1 [台湾四县腔] fan1粤语 faan4

近代音 非母 寒山韻 平聲陽 煩小空;滂母 歌戈韻 平聲陽 婆小空;中古音 奉母 元韻 平聲 煩小韻 附𡋡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並母 寒部 ;王力系统:並母 元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膰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𥛮
㸋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襎(fan2)
    2. 䋣(fan2)
    3. 瀿(fan2)
    4. 柉(fan2)
    5. 燔(fan2)
    6. 杋(fan2)
    7. 蘩(fan2)
    8. 舤(fan2)
    9. 棥(fan2)
    10. 㺕(fan2)
    11. 墦(fan2)
    12. 钒(fan2)
    13. 鎜(pan2)
    14. 洀(pan2)
    15. 胖(pan2)
    16. 㵗(pan2)
    17. 㩯(pan2)
    18. 瀊(pan2)
    19. 鞶(pan2)
    20. 䃑(pan2)
    21. 盘(pan2)
    22. 縏(pan2)
    23. 蹒(pan2)
    24. 跘(pan2)
同部首
    1. 腁
    2. 䑇
    3. 脳
    4. 䐘
    5. 䏠
    6. 脄
    7. 䑎
    8. 肾
    9. 䏒
    10. 䏷
    11. 腡
    12. 腒
同筆畫
    1. 䁧
    2. 膮
    3. 翯
    4. 橹
    5. 樽
    6. 霋
    7. 謊
    8. 縜
    9. 䫅
    10. 諵
    11. 𠒺
    12. 罃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