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膏藥

拼音 gāo yào

注音 ㄍㄠ ㄧㄠˋ

膏藥 詞語解釋

解釋

◎ 膏藥 gāoyao

[adhesive plaster] 在常溫下爲半固體或固體的膏劑,用以塗在布片或紙片上,較長時間地貼在人身上治病。膏藥種類較多,但最常用的是黑膏藥,也稱鉛膏藥,由植物油炸取藥料成分後與鉛丹混合而成

-----------------
國語辭典
膏藥gāo yào ㄍㄠ ㄧㄠˋ
  1. 中醫學上把藥物浸於麻油內,適當時間後再於鍋中煎熬、去渣至濃稠狀。加入黃丹拌勻,離火後等藥物凝固,而放置涼水中去火毒,即成膏藥。使用時先加熱使其軟化,而鋪於布或薄油紙上,再貼上患部。一般膏藥依藥方不同而有行氣、活血或消腫定痛、護肉等作用。亦有將鮮藥搗爛後,攤在紙上而成。《紅樓夢.第八○回》:「我不信,一張膏藥就治這些病,我且問你,倒有一種病,可也貼的好麼?」舊稱為「薄貼」。

英語 herbal plaster applied to a wound

德語 Wundpflaster (S)​

法語 emplâtre, onguent

© 漢典

膏藥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膏藥

  • 中藥外用的一種,古稱薄貼,用植物油或動物油加藥熬成膠狀物質,塗在布、紙或皮的一面,可以較長時間地貼在患處,主要用來治療瘡癤、消腫痛等。早在久遠的年代,我國醫學家就有言曰:"膏藥能治病,無殊湯藥,用之得法,其響立應。"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高曜
      2. 皋繇
      3. 皋陶
      4. 皋搖
      5. 告幺
      6. 高曜
      7. 高眄
      8. 高祖王母
      9. 高放
      10. 高鑒
      11. 高步
      12. 高其佩
      13. 有緊沒要
      14. 昭曜
      15. 衿要
      16. 垂燿
      17. 威要
      18. 曦曜
    相關詞語
      1. 膏澤
      2. 膏子
      3. 膏沐
      4. 膏油
      5. 膏壤
      6. 膏車秣馬
      7. 鴉片膏
      8. 生石膏
      9. 銀膏
      10. 人魚膏
      11. 桐膏
      12. 鸊鹈膏
      13. 藥籠
      14. 藥具
      15. 藥衡
      16. 藥膛
      17. 藥浴
      18. 藥材
      19. 黃色炸藥
      20. 奉藥
      21. 不龜藥
      22. 打藥
      23. 迷魂藥
      24. 熱藥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