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liáo

ㄌㄧㄠˊ

部首 肉

部外 10

總筆畫 14

䒿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18B

上下结构

433443344525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oope

ffbb

uowq

99227

拼音 liáo

注音 ㄌㄧㄠˊ

部首 肉 部外 10總筆劃 14

統一碼 818B筆順 43344334452511

膋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膋

liáo ㄌㄧㄠˊ

     ◎ 腸上的脂肪;也泛指脂肪:“執其鸞刀,以啓其毛,取其血~。”

英語 fat

法語 graisse sur les intestins

© 漢典

膋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膋 liáo

〈名〉

(1) 腸子上的脂肪 [fat on intestines]

取其血膋。——《詩·小雅·信南山》

(2) 又如:膋薌(油脂與香草。古代祀神時用);膋血(濃血)

© 漢典

膋 國語辭典

膋ㄌㄧㄠˊliáo
名
  1. 脂肪。《詩經·小雅·信南山》:「執其鸞刀,以啟其毛,取其血膋。」漢·鄭玄·箋:「膋,脂膏也。」

© 漢典
【未集下】【肉】 膋·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0

膋 《康熙字典》

【未集下】【肉】 膋·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0

【廣韻】洛蕭切【集韻】憐蕭切【正韻】連條切,𠀤音聊。【說文】膫,或从肉,勞省聲。【廣韻】腸閒脂也。【詩·小雅】取其血膋。【箋】膋,脂膏也。【禮·郊特牲】取膟膋燔爎升首,報陽也。【註】膟膋,腸閒脂也。【前漢·郊祀歌】焫膋蕭,延四方。【註】師古曰:膋,來彫反,腸閒脂也。以蕭焫脂合馨香也。

© 漢典
【】【】

膋 《说文解字》

【】【】
『說文解字注』
膫或从勞省聲。今毛詩、禮記皆作膋。
© 漢典

膋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liɑu˧˥ 日语读音 ABURU韩语罗马 LYO现代韩语 료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liau2 [客英字典] lau2 liau5 liau2 [海陆腔] liau2 [梅县腔] lau2粤语 liu4潮州话 la5 (lâ)

近代音 中古音 來母 蕭韻 平聲 聊小韻 落蕭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豪部 ;王力系统:來母 宵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膋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膫」 說文‧肉部「膋」
「膋」 說文或體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䒿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療(liao2)
    2. 飉(liao2)
    3. 䜮(liao2)
    4. 屪(liao2)
    5. 賿(liao2)
    6. 缭(liao2)
    7. 寥(liao2)
    8. 憭(liao2)
    9. 寮(liao2)
    10. 缪(liao2)
    11. 䕞(liao2)
    12. 廫(liao2)
同部首
    1. 胖
    2. 胶
    3. 腴
    4. 䐛
    5. 腚
    6. 腫
    7. 腇
    8. 膀
    9. 脜
    10. 䐌
    11. 胢
    12. 膏
同筆畫
    1. 熢
    2. 䔦
    3. 𠎜
    4. 箪
    5. 嘊
    6. 幑
    7. 銋
    8. 㦑
    9. 榣
    10. 㮳
    11. 緄
    12. 厮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