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nǎn

ㄋㄢˇ

部首 肉

部外 9

總筆畫 13

𨡯 𦝧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169

左右结构

351112254311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efmf

bjbj

qeld

74227

拼音 nǎn

注音 ㄋㄢˇ

部首 肉 部外 9總筆劃 13

統一碼 8169筆順 3511122543112

標

腩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腩

nǎn ㄋㄢˇ

  1. 方言,稱牛肚上和近肋處的鬆軟肌肉,亦指用這種肉做成的菜餚。
  2. 用調味品浸漬肉類以備炙食。

英語 (Cant.) fatty meat on a cow's belly; abdomen; to boil meat

德語 Lendenstück (S)

法語 abdomen,poitrine,ventre de boeuf

© 漢典

腩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腩 nǎn

〈名〉

(1) 乾肉 [dried meat]

腩,脯也。——《廣雅》

(2) 牛肚子上的鬆軟肌肉或用以做成的菜餚 [sirloin;tenderloin]。如:牛腩

詞性變化


◎ 腩 nǎn

〈動〉

用調味品浸漬肉類以備炙食 [(of meat) dip in condiments]

亦以鹽、豉汁腩之。——《齊民要術》

© 漢典

腩 國語辭典

腩ㄋㄢˇnǎn
名
  1. 牛肚子上或肋骨附近柔軟的嫩肉。如:「牛腩」。

  2. 以調味品浸漬的肉。《齊民要術·卷九·炙法》:「腩炙:羊、牛、獐、鹿肉皆得,方 寸臠切,蔥白研令碎,和鹽豉汁,僅令相淹,少時便炙。」

© 漢典
【未集下】【肉】 腩·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9

腩 《康熙字典》

【未集下】【肉】 腩·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9

【廣韻】奴感切【集韻】乃感切,𠀤南上聲。【廣韻】煮肉。【集韻】𦞦也。【齊民要術】有腩炙法,鹽醃也。【博雅】腩,脯也。

又【集韻】徒南切,音覃。義同。

© 漢典

腩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nĄn˨˩˦ 越南语 nem

客家话 [海陆腔] nam3 [客英字典] nam5 [台湾四县腔] nam3 [梅县腔] ngem5 nam1 nem2 [宝安腔] lam5 [客语拼音字汇] nam1粤语 naam4 naam5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腩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𨡯
𦝧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戁(nan3)
    2. 䊖(nan3)
    3. 䁪(nan3)
    4. 㫱(nan3)
    5. 䔳(nan3)
    6. 䈒(nan3)
    7. 煵(nan3)
    8. 嫨(nan3)
    9. 揇(nan3)
    10. 赧(nan3)
    11. 湳(nan3)
    12. 萳(nan3)
同部首
    1. 腍
    2. 胇
    3. 膶
    4. 胓
    5. 䐿
    6. 脕
    7. 腡
    8. 䏎
    9. 㬳
    10. 膄
    11. 胉
    12. 䏱
同筆畫
    1. 暊
    2. 窥
    3. 瑖
    4. 溒
    5. 裰
    6. 㬈
    7. 滜
    8. 賃
    9. 誔
    10. 褃
    11. 䇹
    12. 嗋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