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ǒu

ㄡˇ

部首 肉

部外 9

總筆畫 13

髃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162

左右结构

351125112521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ejmy

bwlb

qklz

76227

拼音 ǒu

注音 ㄡˇ

部首 肉 部外 9總筆劃 13

統一碼 8162筆順 3511251125214

腢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腢

ǒu ㄡˇ

     ◎ 肩頭:“即牀而奠,當~,用吉器。”

英語 the collar-bone

© 漢典
【未集下】【肉】 腢·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9

腢 《康熙字典》

【未集下】【肉】 腢·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9

【集韻】【韻會】【正韻】𠀤魚侯切,音齲。【韻會】膊前骨也。俗曰肩頭。【儀禮·旣夕】當腢用吉器。【註】腢,肩頭也。【釋文】劉五侯反。

又【集韻】語口切,音偶。義同。【儀禮·當腢釋文】腢,古口反。

又【集韻】五公切,音㟅。

又元俱切,音虞。

又吾回切,音鮠。義𠀤同。 【正韻】亦作髃。

© 漢典
【卷四】【骨】

髃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腢”字頭,請參考“髃”字:)
【卷四】【骨】
『說文解字』

肩前也。从骨禺聲。午口切

『說文解字注』

(髃)肩前也。士喪禮記。卽牀而奠。當腢。注曰。腢、肩頭也。腢卽髃字。毛詩傳曰。自左膘而䠶之達於右髃。爲上殺。膘、脅後髀前肉也。何注公羊云。自左膘䠶之達於右髃。中心死疾鮮絜也。髃本謂人。亦假爲獸骨之偁。凡肩後統於背前爲髃。髃之言隅也。如物之有隅也。从骨。禺聲。午口切。四部。

© 漢典

腢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ou˨˩˦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ngi2 ngieu3 [客英字典] ngi2 [海陆腔] ngi2 ngieu3粤语 ngau5

近代音 中古音 上古音 黄侃系统:疑母 侯部 ;王力系统:疑母 侯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腢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髃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㒖(ou3)
    2. 耦(ou3)
    3. 㼴(ou3)
    4. 吘(ou3)
    5. 㸸(ou3)
    6. 嘔(ou3)
    7. 偶(ou3)
    8. 藕(ou3)
    9. 熰(ou3)
    10. 呕(ou3)
    11. 䚆(ou3)
    12. 䯚(ou3)
同部首
    1. 肸
    2. 朎
    3. 腙
    4. 腞
    5. 服
    6. 肮
    7. 朌
    8. 䐤
    9. 腫
    10. 腆
    11. 臒
    12. 臏
同筆畫
    1. 署
    2. 楃
    3. 甂
    4. 暍
    5. 漣
    6. 賄
    7. 敭
    8. 媽
    9. 厯
    10. 鳯
    11. 蒯
    12. 鹌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