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hǎi

ㄏㄞˇ

部首 肉

部外 6

總筆畫 10

骸 䪱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0F2

左右结构

35114153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eynw

byvo

qszo

70282

拼音 hǎi

注音 ㄏㄞˇ

部首 肉 部外 6總筆劃 10

統一碼 80F2筆順 3511415334

標

胲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胲

hǎi ㄏㄞˇ

     ◎ 有機化合物的一類,亦稱“羥胺”。

© 漢典

胲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胲 hǎi

〈名〉

有機化合物的一類,是羥胺的烴基衍生物的統稱 [hydroxylamine]

© 漢典
【未集下】【肉】 胲·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胲 《康熙字典》

【未集下】【肉】 胲·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廣韻】古哀切【集韻】【韻會】柯開切,𠀤音該。【說文】足大指毛肉也。【莊子·庚桑楚】臘者之有〈月㲋〉胲,可散而不散也。【註】足大指也。

又【博雅】胲,備也。【莊子·庚桑楚·〈月㲋〉胲註】一云備也。

又書名。【前漢·藝文志】五行奇胲用兵二十三卷。【註】軍中約也。

又【集韻】己亥切【韻會】尸亥切【正韻】居亥切,𠀤音改。【集韻】頰下曰胲。【前漢·東方朔傳】樹頰胲。【註】胲音改,頰肉也。

© 漢典
【卷四】【肉】

胲 《说文解字》

【卷四】【肉】
『說文解字』

足大指毛也。从肉亥聲。古哀切

『說文解字注』

(胲)足大指毛肉。肉字依篇、韵補。倉公傳正義作皮。足母指上多生毛謂之毛肉。故字從肉。國語。至於手拇毛脈。謂手拇有毛脈也。莊子。臘者之有膍胲。音義云。胲、足大指也。漢書。樹頰胲。假爲𦠄也。从肉。亥聲。古哀切。一部。

© 漢典

胲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xĄi˨˩˦ 日语读音 OYAYUBI

客家话 [海陆腔] goi1 goi3 [客英字典] goi3 goi1 [台湾四县腔] goi1 goi3 [梅县腔] goi1 [客语拼音字汇] goi1 [宝安腔] goi1粤语 goi2 hoi2潮州话 gai1 hai2

近代音 中古音 見母 咍韻 平聲 該小韻 古哀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咍部 ;見母 咍部 ;王力系统:見母 之部 ;見母 之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胲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胲」 說文‧肉部「胲」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骸
䪱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海(hai3)
    2. 塰(hai3)
    3. 酼(hai3)
    4. 烸(hai3)
    5. 醢(hai3)
同部首
    1. 䐕
    2. 膑
    3. 脒
    4. 䐶
    5. 䐁
    6. 脍
    7. 㬹
    8. 肍
    9. 膙
    10. 脨
    11. 䐗
    12. 腸
同筆畫
    1. 紓
    2. 眚
    3. 䦇
    4. 倸
    5. 㕍
    6. 唇
    7. 豺
    8. 悙
    9. 𠃸
    10. 俱
    11. 䓐
    12. 秠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