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nǐ

jiàn

ㄋㄧˇ

ㄐㄧㄢˋ

部首 耳

部外 14

總筆畫 20

𦗚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07B

上下结构

441125111233121221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ilrb

elsj

vfpc

32401

拼音 nǐ jiàn

注音 ㄋㄧˇ ㄐㄧㄢˋ

部首 耳 部外 14總筆劃 20

統一碼 807B筆順 44112511123312122111

聻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聻

nǐ ㄋㄧˇ

     ◎ 句末語氣詞,相當於“呢”,“哩”:“遠(禪師)拊公背曰:‘好~。’”

其它字義


● 聻

jiàn ㄐㄧㄢˋ

     ◎ 迷信的人稱鬼死爲聻。

英語 death of a disembodied spirit; depraved

© 漢典
【未集中】【耳】 聻·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4

聻 《康熙字典》

【未集中】【耳】 聻·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4

【廣韻】乃里切,音伱。指物貌。

又【正字通】梵書聻爲語助,音伱。如禪錄,何故聻,云未見桃花時聻,皆語餘聲。

又【五音集韻】子役切,音積。人死作鬼,人見懼之。鬼死作聻,鬼見怕之。若篆書此字貼於門上,一切鬼祟遠離千里。【正字通】按聻音賤。俗謂之辟邪符,以聻爲鬼名。酉陽雜俎曰:時俗于門上畫虎頭,書聻字,謂隂府鬼神之名,可以消瘧癘。

又張續宣室志曰:裴漸隱居伊上,有道士李君曰:當今除鬼無過漸耳。時朝士皆書聻于門上。

又漢舊史:儺立桃人葦索滄耳虎頭等,滄耳卽聻也。

又通典:聻,司刀鬼名。漸耳,一名滄耳。

© 漢典

聻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ni˨˩˦; tɕiæn˥˧

客家话 [客英字典] ni3 zit7 | ciam5 [海陆腔] ni3 zit7 ciam6 [台湾四县腔] ni3 zit7 ciam5粤语 zim6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聻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異體字
𦗚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苨(ni3)
    2. 拟(ni3)
    3. 薿(ni3)
    4. 檷(ni3)
    5. 擬(ni3)
    6. 䘦(ni3)
    7. 晲(ni3)
    8. 孴(ni3)
    9. 棿(ni3)
    10. 隬(ni3)
    11. 䰯(ni3)
    12. 䦵(ni3)
    13. 䥜(jian4)
    14. 鍳(jian4)
    15. 譛(jian4)
    16. 釰(jian4)
    17. 毽(jian4)
    18. 涧(jian4)
    19. 踐(jian4)
    20. 㽉(jian4)
    21. 覵(jian4)
    22. 糋(jian4)
    23. 见(jian4)
    24. 趝(jian4)
同部首
    1. 耾
    2. 聬
    3. 联
    4. 聙
    5. 䎵
    6. 䏊
    7. 耽
    8. 耹
    9. 聕
    10. 䏄
    11. 䏀
    12. 耶
同筆畫
    1. 蘙
    2. 爓
    3. 䁻
    4. 瀧
    5. 㸊
    6. 嚶
    7. 鶚
    8. 瀷
    9. 䖜
    10. 鰐
    11. 譮
    12. 蘠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