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cōng

ㄘㄨㄥ

部首 耳

部外 11

總筆畫 17

簡體 聪

怱 聡 聦 聪 𦕻 𦖟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070

左右結構

1221113253541454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btln

sjhwp

cerw

16430

拼音 cōng

注音 ㄘㄨㄥ

部首 耳 部外 11總筆劃 17

基本區 8070筆順 12211132535414544

通

聰 基本解釋

● 聰

cōng ㄘㄨㄥˉ


  1. 聽覺:失~。
  2. 聽覺靈敏:耳~目明。
  3. 心思靈敏:~明。~睿。~慧。~穎。

英語 intelligent, clever, bright

德語 (ein gutes)​ Gehör; hellhörig

法語 intelligent,(ouïe)​ fine

【漢典】

聰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聰

聰 cōng

〈形〉

(1) (形聲。从耳,總聲。本義:聽力好)

(2) 同本義 [(of hearing) acute]

聰,察也。——《說文》

聽曰聰。——《書·洪範》

聞審謂之聰。——《管子·宙合》

耳徹爲聰。——《莊子·外物》

尚寐無聰。——《詩·王風·兔爰》

又如:聰耳(聽覺靈敏的耳朵)

(3) 明察。指耳聞聲音而心能辨別其是真假 [astute]

耳不能兩聽而聰。——《荀子·勸學》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又如:聰察(擅長審辨);聰察軒昂(明察真僞,儀態不凡);聰聽(明於聽取;明於辨察)

(4) 聰明,有才智 [clever]

聽曰聰,聰者,能聞事而審其意也。——《春秋繁露·五行五事》

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三國志·諸葛亮傳》

聰者不得用其詐。——《韓非子·有度》

不聰敬止。——《詩·周頌·敬之》

又如:聰哲(聰明多智);聰明自誤(天資聰明的人,反被聰明所誤);聰智(指聰明而有才智)

詞性變化

◎ 聰

聰 cōng

〈名〉

聽;聽覺 [faculty of hearing]。

如:左耳失聰

常用詞組


聰慧聰敏聰明聰明反被聰明誤聰穎
【漢典】

聰 國語辭典

聰ㄘㄨㄥcōng
動
  1. 明察是非。《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

名
  1. 聽力、聽覺。如:「右耳失聰」。

形
  1. 天資高、領悟力好。如:「聰明」、「聰慧」。《漢書·卷八○·宣元六王傳·淮陽憲王劉欽傳》:「聰達有材,帝甚愛之。」

  2. 聽覺敏銳。如:「耳聰目明」。《淮南子·本經》:「則目明而不以視,耳聰而不以聽。」

【漢典】
【未集中】【耳】 聰·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1

聰 《康熙字典》

【未集中】【耳】 聰·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1

【唐韻】【正韻】倉紅切【集韻】麤叢切,𠀤音驄。【說文】察也。【廣韻】聞也,明也,通也,聽也。【書·洪範】聰作謀。【史記·商君傳】反聽之謂聰,內視之謂明。【管子·宙合篇】耳司聽,聽必順聞,聞審謂之聰。【註】耳之所聞,旣順且審,故謂之聰。

又【韻補】叶千剛切,音倉。【陳琳·柳賦】穆穆天子,亶聽聰兮。德音允塞,民所望兮。宜爾嘉樹,配甘棠兮。望平聲。

【漢典】
【卷十二】【耳】

聰 《說文解字》

【卷十二】【耳】
《說文解字》

察也。从耳怱聲。倉紅切

《說文解字注》

(聰)察也。察者,覈也。聰察以雙聲爲訓。从耳悤聲。倉紅切。九部。

【漢典】

聰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sʰuŋ˥ 唐代读音 tsung日语读音 SATOI韩语罗马 CHONG现代韩语 총越南语 thông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cung1 [宝安腔] cung1 [沙头角腔] cung1 [客英字典] cung1 [海陆腔] cung1 [陆丰腔] cung1 [梅县腔] cung1 [客语拼音字汇] cung1 [东莞腔] cung1粤语 cung1

近代音 清母 東鍾韻 平聲陰 匆小空;中古音 上古音 黄侃系统:清母 東部 ;王力系统:清母 東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聰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 郭.五.15 「聰」 說文‧耳部   「聰」 「聪」 「聰」
    「」 上(2).容.12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怱
聡
聦
聪
𦕻
𦖟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暰(cong1)
    2. 蔥(cong1)
    3. 樅(cong1)
    4. 焧(cong1)
    5. 悤(cong1)
    6. 聦(cong1)
    7. 骢(cong1)
    8. 怱(cong1)
    9. 囪(cong1)
    10. 璁(cong1)
    11. 驄(cong1)
    12. 茐(cong1)
同部首
    1. 聘
    2. 聡
    3. 聨
    4. 聵
    5. 聈
    6. 聓
    7. 聎
    8. 耽
    9. 䏂
    10. 聅
    11. 䎼
    12. 聙
同筆畫
    1. 㘆
    2. 懑
    3. 㵼
    4. 蟞
    5. 㯯
    6. 䜇
    7. 霚
    8. 䬐
    9. 㜮
    10. 䠢
    11. 䆃
    12. 镧
小學古詩詞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南北朝·刘义庆 世说新语《杨氏之子》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