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ér

nǜ

ㄦˊ

ㄋㄩˋ

部首 耳

部外 6

總筆畫 12

恧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04F

左右结构

12211113252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bdmj

sjmbl

cegl

11427

拼音 ér nǜ

注音 ㄦˊ ㄋㄩˋ

部首 耳 部外 6總筆劃 12

統一碼 804F筆順 122111132522

聏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聏

ér ㄦˊ

  1. 調和。
  2. 毛多。

其它字義


● 聏

nǜ ㄋㄩˋ

     ◎ 古同“恧”,羞愧。

© 漢典
【未集中】【耳】 聏·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聏 《康熙字典》

【未集中】【耳】 聏·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集韻】女六切,音朒。慙也。本作忸。或作胹。

又【韻會】仍吏切【正韻】而至切,𠀤音餌。和也。【莊子·天下篇】以聏合驩。【音義】和萬物也。

又【廣韻】【正韻】如支切【韻會】人之切,𠀤音兒。義同。胹原刻从恧,不从而。

© 漢典
【卷十】【心】

恧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聏”字頭,請參考“恧”字:)
【卷十】【心】
『說文解字』

慙也。从心而聲。女六切

『說文解字注』

(恧)慙也。从心。而聲。女六切。古音在一部。音轉入三部。屋韵。

© 漢典

聏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ɚ˧˥; ny˥˧

粤语 ji4

近代音 中古音 上古音 黄侃系统:泥母 咍部 ;泥母 德部 ;王力系统:日母 之部 ;泥母 職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聏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恧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栭(er2)
    2. 䎟(er2)
    3. 鮞(er2)
    4. 侕(er2)
    5. 杒(er2)
    6. 儿(er2)
    7. 輀(er2)
    8. 㮕(er2)
    9. 兒(er2)
    10. 荋(er2)
    11. 鲕(er2)
    12. 鴯(er2)
    13. 朒(nv4)
    14. 衂(nv4)
    15. 恧(nv4)
    16. 沑(nv4)
    17. 衄(nv4)
同部首
    1. 聵
    2. 耺
    3. 聀
    4. 聸
    5. 耾
    6. 聻
    7. 䏅
    8. 聍
    9. 䏄
    10. 聪
    11. 職
    12. 䏊
同筆畫
    1. 㱦
    2. 揉
    3. 㙔
    4. 椢
    5. 揮
    6. 葤
    7. 䞞
    8. 甯
    9. 堖
    10. 葶
    11. 惎
    12. 單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