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聾
〈動〉
(1) (形聲。從耳,龍聲。本義:喪失聽覺能力)
(2) 同本義 [deaf;be hard of hearing]
聾,無聞也。——《說文》
聾者無以與乎鐘鼓之聲。——《莊子·逍遙遊》
耳不聽五聲之和爲聾,目不別五色之章爲昧。——《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3) 又如:聾聵(耳聾或天生的聾子。比喻愚昧無知,不明事理);聾昧(耳聾目盲);聾瞢(聾盲)。又指聾子
發瞽披聾。——枚乘《七發》
(4) 愚昧;不明事理 [stupid]
鄭昭, 宋聾。——《左傳·宣公十四年》
(5) 又如:聾言(比喻遮蔽,欺騙);聾俗(比喻愚昧無知的流俗,就如有耳而無聞);聾昧(比喻遲鈍、愚昧無知)。又指不明事理的人
一興異論,羣聾和之。——王安石《答曾公立書》
常用詞組
© 漢典
聋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聾」。
甲骨文 |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楷書 | 楷書 |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