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xiáng

ㄒㄧㄤˊ

部首 羽

部外 6

總筆畫 12

羏 鴹 𦍤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7FD4

左右结构

43111354154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udng|ung

tqsmm

ucyy

87520

拼音 xiáng

注音 ㄒㄧㄤˊ

部首 羽 部外 6總筆劃 12

統一碼 7FD4筆順 431113541541

次 通 標

翔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翔

xiáng ㄒㄧㄤˊ

  1. 〔~實〕詳細而確實。
  2. 盤旋地飛而不扇動翅膀:滑~。翱~。

英語 soar, glide, hover; detailed

德語 aufsteigen, sich erheben ,Xiang (Eig, Fam)

法語 voler,planer

© 漢典

翔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翔 xiáng

〈動〉

(1) (形聲。從羽,羊聲。本義:翅膀平直不動盤旋地飛)

(2) 同本義 [circle in the air;soar]

翔,回飛也。——《說文》

鳶鳥醜其飛也翔。——《爾雅·釋鳥》

鳳以之翔。——《淮南子·原道》。注:“大飛不動曰翔。”

雖欲翱翔。——《淮南子·俶真》。注:“直刺不動曰翔。”

色斯舉矣,翔而後集。——《論語·鄉黨》

翦翎送籠中,使看百鳥翔。——韓愈《調張籍》

(3) 又如:翱翔(在空中迴旋地飛);翔回(迴旋飛翔)。亦指行走時張開兩臂,像鳥張開翅膀

室中不翔,並坐不橫肱。——《禮記·曲禮》

(4) 又如:翔趨(古代的一種禮容。上體稍前傾,張臂細步趨行)

(5) 悠閒自在地行走 [walk leisurely]

柴門何蕭條,狐兔翔我宇。——曹植《樑甫行》

(6) 又如:翔步(緩步。比喻可以從緩進行的事);翔翔(安舒的樣子)

(7) 飛後停息 [rest after flying]

飛不妄集,翔必擇林。——《鸚鵡賦》

沙鷗翔集。——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8) 回顧 [look back]

後弱則翔。——《考工記·矢人》。注:“回顧也。”

凝聽翔立,若有所伺。——唐· 李朝威《柳毅傳》

(9) [物價] 上漲 [go up]。如:翔起(騰踊;上升);翔泳(猶升沉);翔踊(物價騰貴或暴漲)

詞性變化

◎ 翔 xiáng

〈形〉

(1) 通“詳”。詳盡 [detailed]

自宣元后,單于稱藩臣西域服從,其土地山川王侯戶數道里遠近翔實矣。——《漢書·西域傳》

亦治今文學,博洽翔實。——《近代學風之地理的分佈》

(2) 又如:翔集(周詳無遺地採錄收集)

(3) 通“祥”。吉利 [lucky]

豐其屋,天際翔也。——《易·豐》

翔風起,甘露降。——《論衡·是應》

(4) 又如:翔洽(上下融洽);翔風(祥風)

常用詞組


翔實
© 漢典

翔 國語辭典

翔ㄒㄧㄤˊxiáng
動
  1. 繞圈飛行。如:「飛翔」、「滑翔」。

  2. 張開雙臂行走。形如鳥翼舒展,故稱為「翔」。《禮記·曲禮上》:「室中不翔,並坐不橫肱。」漢·鄭玄·注:「行而張拱曰翔。」

  3. 棲息、棲止。漢·桓寬《鹽鐵論·未通》:「故代馬依北風,飛鳥翔故巢,莫不哀其生。」漢·禰衡〈鸚鵡賦〉:「飛不妄集,翔必擇林。」

形
  1. 詳細確實。《漢書·卷九六·西域傳·序》:「其土地山川王侯戶數道里遠近翔實矣。」通「詳」。

  2. 吉祥。《易經·豐卦·象曰》:「豐其屋,天際翔也。」漢·王充《論衡·是應》:「翔風起,甘露降。」通「祥」。

副
  1. 上升、高漲。《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穀賈翔貴。」

© 漢典
【未集中】【羽】 翔·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翔 《康熙字典》

【未集中】【羽】 翔·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廣韻】似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徐羊切,𠀤音詳。【說文】回飛也。【爾雅·釋鳥】鳶烏醜,其飛也翔。【註】布翅翱翔。【易·豐卦】天際翔也。【詩·鄭風】河上乎翱翔。

又【禮·曲禮】室中不翔。【註】行而張拱曰翔。

又【禮·玉藻】朝廷濟濟翔翔。【註】莊敬貌。

又【禮·三年問】過其故鄉回翔焉。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前弱則俛,後弱則翔。【註】翔,回顧也。 【集韻】通作鴹。

© 漢典
【卷四】【羽】

翔 《说文解字》

【卷四】【羽】
『說文解字』

回飛也。从羽羊聲。似羊切

『說文解字注』

(翔)回飛也。釋鳥。鳶烏醜。其飛也翔。郭云。布翅翱翔。高注淮南曰。翼上下曰翱。直刺不動曰翔。曲禮。室中不翔。鄭曰。行而張拱曰翔。此引伸假借也。按翱翔統言不別。析言則殊。高注析言之也。夏小正。黑鳥浴。浴也者、飛乍高乍下也。此所謂翼上下曰翱也。从羽。⺸聲。似羊切。十部。按古多讀如羊。

© 漢典

翔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ɕiɑŋ˧˥ 唐代读音 *ziɑng日语读音 KAKERU韩语罗马 SANG现代韩语 상

客家话 [海陆腔] siong2 [宝安腔] siong2 [台湾四县腔] siong2 [梅县腔] siong2 [客英字典] siong2 [陆丰腔] siong3 [客语拼音字汇] xiong2粤语 coeng4

近代音 心母 江陽韻 平聲陽 詳小空;中古音 邪母 陽韻 平聲 詳小韻 似羊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心母 唐部 ;王力系统:邪母 陽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翔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翔」 說文‧羽部「翔」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羏
鴹
𦍤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栙(xiang2)
    2. 详(xiang2)
    3. 降(xiang2)
    4. 詳(xiang2)
    5. 瓨(xiang2)
    6. 佭(xiang2)
    7. 䜶(xiang2)
    8. 夅(xiang2)
    9. 䇨(xiang2)
    10. 䛠(xiang2)
    11. 祥(xiang2)
    12. 羊(xiang2)
同部首
    1. 翳
    2. 耀
    3. 翭
    4. 䎅
    5. 翢
    6. 翓
    7. 䎐
    8. 羽
    9. 䍿
    10. 翿
    11. 䎕
    12. 翌
同筆畫
    1. 嵔
    2. 㗌
    3. 嵓
    4. 媮
    5. 䟬
    6. 嵒
    7. 亁
    8. 揮
    9. 靰
    10. 颉
    11. 椓
    12. 絕
初中古詩詞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魏晋·曹植 《梁甫行》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宋·范仲淹 《岳阳楼记》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