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缓兵之计

拼音 huǎn bīng zhī jì

注音 ㄏㄨㄢˇ ㄅㄧㄥ ㄓ ㄐㄧˋ

缓兵之计 詞語解釋

解釋

◎ 緩兵之計 huǎnbīngzhījì

(1) [the strategy of stall of immediate attack by enemy;stratagem to gain a respite]∶使敵方延緩進軍的計策

孔明用緩兵之計,漸退 漢中,都督何故懷疑,不早追之?——《三國演義》

(2) [stalling tactics]∶後用以比喻拖延時間使局勢暫時緩和的策略

黑妮最後才採用了一個緩兵之計,拖到第二天再決定。—— 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

-----------------
國語辭典
緩兵之計huǎn bīng zhī jì ㄏㄨㄢˇ ㄅㄧㄥ ㄓ ㄐㄧˋ
  1. 使敵人延緩進攻的計策。《三國演義.第九九回》:「孔明用緩兵之計,漸退漢中,都督何故懷疑,不早追之?」比喻暫時設法拖延時間,使事態緩和的方法。《老殘遊記.第二○回》:「許大決意要殺陶三,監生恐鬧出事來,原為緩兵之計,告訴他有種藥水,名:『千日醉』,容易醉倒人的,並不害性命。」

© 漢典

缓兵之计 成語解釋

緩兵之計

【解釋】延緩對方進攻的計策。指拖延時間,然後再想辦法。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九回:“孔明用緩兵之計,漸退漢中,都督何故懷疑,不早追之?”

【示例】話大決意要殺陶三,監生恐鬧出事來,原爲~。 ◎清·劉鶚《老殘遊記》第七十二回

【近義詞】權宜之計

【反義詞】速戰速決、兵貴神速

【語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指拖延時間,然後再想辦法

© 漢典

缓兵之计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緩兵之計

  • 緩兵之計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huǎn bīng zhī jì,意思是指延緩對方進攻的計策。指拖延時間,然後再想辦法。語出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九回:孔明用緩兵之計,漸退漢中,都督何故懷疑,不早追之?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睆目
      2. 睆睆
      3. 浣花集
      4. 睆然
      5. 散妓
      6. 浇季
      7. 临祭
      8. 效伎
      9. 密迹
      10. 铜雀妓
    相關詞語
      1. 缓骛
      2. 缓脉
      3. 缓步
      4. 缓冲
      5. 缓急轻重
      6. 缓征
      7. 详缓
      8. 淹缓
      9. 和缓
      10. 荼缓
      11. 阐缓
      12. 儒缓
      13. 计无可施
      14. 计费
      15. 计本
      16. 计穷力竭
      17. 计研心筭
      18. 计官
      19. 科计
      20. 议计
      21. 率计
      22. 逆计
      23. 持久之计
      24. 楚歌之计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