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kuàng

ㄎㄨㄤˋ

部首 糸

部外 3

總筆畫 6

繁體 纊

纊 絋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EA9

左右結構

551413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xyt|xot

vmi

ztg

20100

拼音 kuàng

注音 ㄎㄨㄤˋ

部首 糸 部外 3總筆劃 6

基本區 7EA9筆順 551413

標

纩 基本解釋

● 纩

(纊)

kuàng ㄎㄨㄤˋ


  1. 「纊」的簡化字。

英語 cotton; silk

法語 beau fil de soie ou de coton

【漢典】

纩 詳細解釋

見「纊」。

【漢典】
【未集中】【糸】 纊·康熙筆画:21 ·部外筆画:15

↳纊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纩」字頭,请參考「纊」字。)
【未集中】【糸】 纊·康熙筆画:21 ·部外筆画:15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苦謗切,音曠。【說文】絮也。或从光作絖。【玉篇】綿也。【書·禹貢】厥篚纖纊。【傳】纊,細綿。【儀禮·旣夕】屬纊。【註】纊,新絮。【左傳·宣十二年】三軍之士,皆如挾纊。【註】綿也。

又【集韻】古曠切,光去聲。義同。

【漢典】
【卷十三】【糸】

↳纊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纩」字頭,请參考「纊」字:)
【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絮也。从糸廣聲。《春秋傳》曰:“皆如挾纊。”絖,纊或从光。苦謗切

《說文解字注》

(纊)絮也。玉藻:纊爲繭。注曰:纊,今之新緜也。按鄭釋纊爲新緜者,以别於縕之爲新緜及舊絮也。許則謂纊爲絲絮,不分新故,謂縕爲麻紼,與鄭絕異。从糸廣聲。苦謗切。十部。春秋傳曰:皆如挾纊。春秋宣十二年左傳文。

(絖)纊或从光。

【漢典】

纩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kʰuɑŋ˥˧

粤语 kwong3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纩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纊」 說文‧糸部「纊」 「纩」「纩」
「絖」 說文或體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纊
絋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邝(kuang4)
    2. 丱(kuang4)
    3. 黋(kuang4)
    4. 砿(kuang4)
    5. 懬(kuang4)
    6. 爌(kuang4)
    7. 䵃(kuang4)
    8. 貺(kuang4)
    9. 旷(kuang4)
    10. 眶(kuang4)
    11. 穬(kuang4)
    12. 矌(kuang4)
同部首
    1. 缌
    2. 统
    3. 缠
    4. 绎
    5. 绢
    6. 纲
    7. 缛
    8. 缒
    9. 缪
    10. 绮
    11. 䌹
    12. 缘
同筆畫
    1. 玐
    2. 朲
    3. 朽
    4. 𠘻
    5. 迂
    6. 𠆴
    7. 㡯
    8. 岁
    9. 纤
    10. 氽
    11. 犷
    12. 汙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