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红羊劫

拼音 hóng yáng jié

注音 ㄏㄨㄥˊ ㄧㄤˊ ㄐㄧㄝ ˊ

红羊劫 詞語解釋

解釋
  • 指國難。古人以為丙午、丁未是國家發生災禍的年份。丙丁為火,色紅;未屬羊,故稱。
  • © 漢典

    红羊劫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紅羊劫

  • 古代的讖緯之說,代指國難。
  • 古人以爲丙午、丁未是國家發生災禍的年份。以天干“丙”“丁”和地支“午”在陰陽五行裏都屬火,爲紅色,而“未”這個地支在生肖上是羊,每六十年出現一次的“丙午丁未之厄”,後便被稱爲“紅羊劫”。
  • 南宋時,任太學上舍的柴望呈《丙丁龜鑑》於理宗,請朝廷注意每逢丙午、丁未之年,社稷必有禍患,歷舉戰國到五代之間的變亂,發生在丙午、丁未年的有二十一次之多。唐殷堯藩《李節度平虜詩》“太平從此銷兵甲,記取紅羊換劫年”。
  • 宋人最慘痛的記憶“靖康之恥”,就發生在丙午年(1126年)。據柴望統計,自秦昭襄王五十二年丙午(公元前255年),至五代漢天福十二年丁未(公元947年),共經歷二十一次丙午、丁未之年,均發生了動亂或天災。近代的太平天國起義,雖然並未發生在這兩個年份,但由於挑旗者洪秀全與楊秀清的姓氏關係(洪、楊),亦被附會爲“紅羊劫”。文革”發動之年(公元1966年)正值夏曆丙午,也被認爲是“紅羊劫”;楊絳就有《丙午丁未紀事》專爲之記。清龔自珍《百字令·投袁大琴南》詞:“無奈蒼狗看雲,紅羊數劫,惘惘休提起。”張昭漢《隱居》詩:“怡情那管紅羊劫,高臥閒聽玄鶴喧。”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鸿爪雪泥
      2. 鸿隙陂
      3. 虹势
      4. 弘阔
      5. 黉室
      6. 洪纤
      7. 棱节
      8. 屈竭
      9. 万寿节
      10. 时节
      11. 廉絜
      12. 枝节
    相關詞語
      1. 红粉
      2. 红彩
      3. 红壁
      4. 红缸
      5. 红茶
      6. 红绿灯
      7. 眼红
      8. 描红
      9. 青红
      10. 解红
      11. 面红
      12. 水红
      13. 劫历
      14. 劫战
      15. 劫叛
      16. 劫略
      17. 劫数难逃
      18. 劫簸
      19. 遭劫
      20. 制劫
      21. 历劫
      22. 乘机打劫
      23. 剽劫
      24. 来劫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