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dài

ㄉㄞˋ

部首 糸

部外 9

總筆畫 15

紿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7DFF

左右结构

55444454251454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xckn

vfirp

zzjw

23936

拼音 dài

注音 ㄉㄞˋ

部首 糸 部外 9總筆劃 15

統一碼 7DFF筆順 554444542514544

緿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緿

dài ㄉㄞˋ

     ◎ 古同“紿”。

© 漢典
【未集中】【糸】 緿·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9

緿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 緿·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9

【集韻】蕩亥切,音殆。紿或从怠作緿。詳紿字註。

© 漢典
【卷十三】【糸】

紿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緿”字頭,請參考“紿”字:)
【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絲勞卽紿。从糸台聲。徒亥切

『說文解字注』

(紿)絲勞卽紿。卽當爲則。古書卽則多互譌。絲勞敝則爲紿。紿之言怠也。如人之劵怠然。古多叚爲詒字。言部曰。詒者、相欺詒也。从絲。台聲。徒亥切。一部。

© 漢典

緿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Ąi˥˧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緿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紿」。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紿」 說文‧糸部「緿」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異體字
紿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带(dai4)
    2. 鮘(dai4)
    3. 殆(dai4)
    4. 代(dai4)
    5. 诒(dai4)
    6. 霴(dai4)
    7. 叇(dai4)
    8. 绐(dai4)
    9. 㞭(dai4)
    10. 㻖(dai4)
    11. 甙(dai4)
    12. 廗(dai4)
同部首
    1. 絤
    2. 䋩
    3. 綟
    4. 繬
    5. 繱
    6. 䌖
    7. 綱
    8. 縹
    9. 綩
    10. 繷
    11. 綵
    12. 繨
同筆畫
    1. 頦
    2. 論
    3. 碾
    4. 踫
    5. 䯒
    6. 嬞
    7. 諊
    8. 緹
    9. 䚜
    10. 諈
    11. 諌
    12. 䛳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