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絲綢之路

拼音 sī chóu zhī lù

注音 ㄙ ㄔㄡˊ ㄓ ㄌㄨˋ

絲綢之路 詞語解釋

解釋

◎ 絲綢之路 sīchóuzhīlù

[the Silk Road] 古代由中國經古波斯國到歐洲的通商道路,因中國以產絲綢著稱,所以被稱作“絲綢之路”

-----------------
國語辭典
絲綢之路sī chóu zhī lùㄙ ㄔㄡˊ ㄓ ㄌㄨˋ
  1. 古代歐、亞間陸路運輸的主要路線。參見「絲道」條。

英語 the Silk Road

德語 Seidenstraße (Gesch)​

法語 Route de la soie

© 漢典

絲綢之路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絲綢之路 (古代連接中西方的商道)

  • 絲綢之路,簡稱絲路,一般指陸上絲綢之路,廣義上講又分爲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 陸上絲綢之路起源於西漢(前202年—8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首都長安(今西安)爲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連接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1877年,德國地質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國》一書中,把“從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間,中國與中亞、中國與印度間以絲綢貿易爲媒介的這條西域交通道路”命名爲“絲綢之路”,這一名詞很快被學術界和大衆所接受,並正式運用。
  •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該路主要以南海爲中心,所以又稱南海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至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時期,轉變於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爲古老的海上航線。
  • 2014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國聯合申報的陸上絲綢之路的東段“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成功申報爲世界文化遺產,成爲首例跨國合作而成功申遺的項目。
  • 2013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構想。2015年3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佈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私造
      2. 司母戊方鼎
      3. 廝賴
      4. 司直
      5. 思緒
      6. 私隸
      7. 篦簬
      8. 檢錄
      9. 輦輅
      10. 上淸籙
      11. 譔錄
      12. 辑録
    相關詞語
      1. 絲來線去
      2. 絲綿
      3. 絲竹管弦
      4. 絲道
      5. 絲瓜筋
      6. 絲錐
      7. 冰絲
      8. 珥絲
      9. 繡幙牽絲
      10. 練絲
      11. 潘郎鬢絲
      12. 品竹彈絲
      13. 路基
      14. 路鈐
      15. 路亭
      16. 路衢
      17. 路食
      18. 路工
      19. 近路
      20. 找出路
      21. 各路
      22. 必經之路
      23. 做一路
      24. 輕車熟路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