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dǎn

ㄉㄢˇ

部首 糸

部外 4

總筆畫 10

𥿒 𥾚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7D1E

左右结构

554444453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xpqn

vflbu

zwrd

24912

拼音 dǎn

注音 ㄉㄢˇ

部首 糸 部外 4總筆劃 10

統一碼 7D1E筆順 5544444535

紞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紞

dǎn ㄉㄢˇ

  1. 古時冠冕上用來系瑱的帶子:“王后親織玄~。”
  2. 縫在被端用以區別上下的絲帶:“緇衾,赬裏,無~。”
  3. 敲;擊。
  4. 擊鼓聲:“~如打五鼓,雞鳴天欲曙。”

英語 a fringe

法語 frange en soie d'une couronne

© 漢典

紞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紞 dǎn

〈名〉

紞,冕冠縣塞耳者。從糸,冘聲。——《說文》。

王后親織玄紞。——《國語·魯語》

(1) 又如:紞纊

(2) 縫在被端的絲帶 [silk ribbon]

(3) 象聲詞。擊鼓聲 [tat-tat]。如:紞如(形容擊鼓的聲音);紞紞然(形容似擊鼓之聲);紞紞(擊鼓聲)

© 漢典

紞 國語辭典

紞ㄉㄢˇdǎn
名
  1. 垂於冠冕兩旁,懸繫玉瑱的綵線。《左傳·桓公二年》:「袞冕黻珽,帶裳幅舄,衡紞紘綎,昭其度也。」

狀
  1. 形容擊鼓聲。參見「紞紞」、「紞如」等條。

© 漢典
【未集中】【糸】 紞·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4

紞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 紞·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4

【集韻】【韻會】【正韻】𠀤都感切,音眈。【說文】冕冠塞耳者。臣鉉等曰:今俗別作髧,非是。【左傳·桓二年】衡紞紘綖。【註】紞,冠之垂者。【疏】紞者,縣瑱之繩,垂于冠之兩旁,若今之絛繩。

又【儀禮·士喪禮】緇衾赬裏無紞。【註】紞,被識也。【禮·喪大記】紟五幅無紞。【註】紞以組類爲之,綴之領側。【疏】爲緣飾爲識。

又擊鼓聲。【晉書·鄧攸傳】紞如打五鼓。

© 漢典
【卷十三】【糸】

紞 《说文解字》

【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冕冠塞耳者。从糸冘聲。都感切〖注〗臣鉉等曰:今俗別作髧,非是。

『說文解字注』

(紞)冕冠𡫳耳者。魯語。王后親織玄紞。韋曰。紞所以縣瑱當耳者。齊風。充耳以素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充耳以黄乎而。箋云。素、靑、黄、謂所以縣瑱者。或名爲紞。織之。人君五色。臣則三色而巳。瓊華、瓊瑩、瓊英、謂縣紞之末。所謂瑱也。玉裁按紞所以縣瑱。瑱所以塞耳。紞非塞耳者也。大戴禮。黈絖塞耳。所以揜聰。黈、黃色也。絖同纊。薛綜東京賦注曰。黈纊、言以黃綿大如丸縣冠㒳邊當耳。不欲妄聞不急之言。此薛氏緣辭生訓。大戴絖字乃紞之譌。形之誤也。黃色之紞下垂充耳。人君紞五色。故或單舉玄。或單舉黃。以該他色。自紞譌爲絖。漢初諸儒不能辨證。禮緯、客難、東京賦諸書又改作纊。因起薜氏繆說。而呂忱、顔師古從之。用黃綿塞耳、禮之所無。士喪禮曰。瑱用白纊。豈有生時以纊充耳者。如淳漢書注曰。以玉爲瑱。以黈纊縣之。如語亦欠明了。古文用字𣃔無有呼絛繩爲纊者。許書冕冠塞耳者、當作冕冠所以縣塞耳者。乃與鄭箋詩、韋注國語合。鄭、韋析言之。許潬言之耳。引申之義爲衾紞。鄭云。被識也。按今人語謂之當頭。卽當耳之意。又紞如打五𡔷。亦謂當𡔷面有聲也。从糸。冘聲。都感切。七部。

© 漢典

紞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Ąn˨˩˦ 日语读音 HIMO

客家话 [客英字典] dam3 [台湾四县腔] dam3 [梅县腔] dam3 [海陆腔] dam3粤语 daam1 daam2

近代音 端母 監鹹韻 上聲 膽小空;中古音 端母 敢韻 上聲 膽小韻 都敢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端母 覃部 ;王力系统:端母 侵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紞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紞」 說文‧糸部「紞」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𥿒
𥾚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疸(dan3)
    2. 撢(dan3)
    3. 胆(dan3)
    4. 黕(dan3)
    5. 伔(dan3)
    6. 黵(dan3)
    7. 玬(dan3)
    8. 䱋(dan3)
    9. 㕪(dan3)
    10. 䉞(dan3)
    11. 掸(dan3)
    12. 刐(dan3)
同部首
    1. 纊
    2. 䊵
    3. 䌈
    4. 繣
    5. 纃
    6. 䋝
    7. 䋷
    8. 䌌
    9. 綕
    10. 綥
    11. 䋡
    12. 䊿
同筆畫
    1. 䊺
    2. 效
    3. 捝
    4. 罟
    5. 鸳
    6. 鬲
    7. 窅
    8. 粃
    9. 㔞
    10. 㾂
    11. 畔
    12. 郫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