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紀傳體

拼音 jì chuán tǐ

注音 ㄐㄧˋ ㄔㄨㄢˊ ㄊㄧˇ

紀傳體 詞語解釋

解釋
  • 史書體裁之一。以人物傳記為中心。創始於司馬遷的《史記》,用“本紀”敘述帝王事跡;用“世家”記述王侯封國;用“表”排比大事;用“書”記載典章制度的原委;用“列傳”記人物。後歷代所修正史,基本上採用這一體例。
  • -----------------
    國語辭典
    紀傳體jì zhuàn tǐㄐㄧˋ ㄓㄨㄢˋ ㄊㄧˇ
    1. 以人物傳記為中心而編輯的史書體裁。創始於漢代司馬遷所著的《史記》,其本紀記述帝王事蹟,兼以排比大事;列傳記錄社會各階層的人物及四方諸夷。為歷代修撰正史所採用。

    英語 history genre based on biography, such as Sima Qian's Record of the Historian

    © 漢典

    紀傳體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紀傳體

  • 紀傳體,東亞史書的一種形式,以爲人物立傳記(皇帝的傳記稱“紀”,一般人的稱“傳”,特殊情形的人物稱“載記”,記載制度、風俗、經濟等稱“志”,以表格排列歷史大事稱“表”)的方式記敘史實。司馬遷的《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以前的史書多以編年體記述),中國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及其他史書,都依照《史記》體例,以紀傳體編纂而成。而日本的《大日本史》也是以紀傳體寫成的。
  • 我國傳統史書的一種體裁,以人物傳記爲中心敘述史實。紀是帝王本紀,列在全書前面,傳是其他人物的列傳,始於漢代司馬遷所著的《史記》。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計圖
      2. 寄取
      3. 蘮蒘
      4. 濟勝資
      5. 計窮勢迫
      6. 濟時拯世
      7. 遺躰
      8. 语録体
      9. 顂体
      10. 扶挮
      11. 身躰
      12. 躶軆
    相關詞語
      1. 紀識
      2. 紀念塔
      3. 紀德
      4. 紀功
      5. 紀念堂
      6. 紀念館
      7. 當家立紀
      8. 頓綱振紀
      9. 西紀
      10. 雲紀
      11. 民紀
      12. 協光紀
      13. 體毛
      14. 體己錢
      15. 體趣
      16. 體韻
      17. 體候
      18. 體積
      19. 隨機存取記憶體
      20. 所體
      21. 九體
      22. 降顏屈體
      23. 同素異形體
      24. 矩形體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