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lì

ㄌㄧˋ

部首 米

部外 15

總筆畫 21

簡體 粝

𥻃 粝 𥻑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CF2

左右結構

4312341312225112521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oday

fdmtb

uflz

91927

拼音 lì

注音 ㄌㄧˋ

部首 米 部外 14總筆劃 20

基本區 7CF2筆順 43123413122251125214

糲 基本解釋

● 糲

lì ㄌㄧˋ


  1. 粗糙的米:~食(粗米飯)。~粱。~米。

英語 unpolished rice; brown rice

德語 unpolierter Reis (S)​,roh, grob

法語 grain grossier,grossier (grain)​

【漢典】

糲 國語辭典

糲ㄌㄧˋlì
名
  1. 糙米。《廣韻·去聲·泰韻》:「糲,麤米。」唐·韓愈〈山石〉詩:「鋪床拂席置羹飯,疏糲亦足飽我飢。」《明史·卷三○九·李自成傳》:「自成不好酒色,脫粟粗糲,與其下共甘苦。」

形
  1. 粗糙的。如:「糲飯」、「糲糧」。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八上·滇遊日記八》:「其石質粗糲,洞形亦無曲折之致。」

【漢典】
【未集上】【米】 糲·康熙筆画:21 ·部外筆画:15

糲 《康熙字典》

【未集上】【米】 糲·康熙筆画:21 ·部外筆画:15

【廣韻】【集韻】【韻會】𠀤力制切,音勵。【廣韻】麤也。【篇海】米不精也。【史記·聶政傳】用爲夫人麤糲之費。【太史公自序】糲粱之食。【註】張晏曰:一斛粟舂七㪷米爲糲。瓚曰:五斗粟三斗米爲糲。正義曰:脫粟也。

又【廣韻】【集韻】【正韻】𠀤落蓋切,音賴。義同。

又【廣韻】力達切【集韻】【韻會】【正韻】郞達切,𠀤音辣。義同。【列子·力命篇】食則粢糲。【註】糲,令達反。

又【韻會小補】叶力糵切。【白居易詩】檢點盤中餐,非精亦非糲。檢點身上衣,無餘亦無闕。 【說文】本作䊪。或作𥻃。

【漢典】

糲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li˥˧ 唐代读音 liɛ̀i日语读音 KUROGOME ARAI韩语罗马 LYE现代韩语 려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li5 [客英字典] li5 [海陆腔] li6 [梅县腔] li5 [客语拼音字汇] li4粤语 lai6潮州话 li6

近代音 來母 家麻韻 入聲作去聲 臘小空;中古音 來母 曷韻 入聲 剌小韻 盧達切 一等 開口;來母 祭韻 去聲 例小韻 力制切 三等 開口;來母 泰韻 去聲 賴小韻 落蓋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曷部 ;王力系统:來母 月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糲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𥻃
粝
𥻑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櫪(li4)
    2. 囇(li4)
    3. 雳(li4)
    4. 㡂(li4)
    5. 擽(li4)
    6. 䊪(li4)
    7. 䡃(li4)
    8. 枥(li4)
    9. 㬏(li4)
    10. 粝(li4)
    11. 㟳(li4)
    12. 綟(li4)
同部首
    1. 粁
    2. 䊁
    3. 糇
    4. 䊴
    5. 䊨
    6. 精
    7. 䊕
    8. 䉽
    9. 粸
    10. 粱
    11. 䊏
    12. 糍
同筆畫
    1. 礬
    2. 䄤
    3. 糯
    4. 魒
    5. 嚱
    6. 髎
    7. 闠
    8. 矏
    9. 黧
    10. 䌥
    11. 鰋
    12. 鐖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