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tái

chí

ㄊㄞˊ

ㄔˊ

部首 竹

部外 8

總筆畫 14

䈢 苔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7B88

上下结构

3143144415425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tick

heir

mvzj

88163

拼音 tái chí

注音 ㄊㄞˊ ㄔˊ

部首 竹 部外 8總筆劃 14

統一碼 7B88筆順 31431444154251

箈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箈

tái ㄊㄞˊ

  1. 嫩筍。
  2. 古同“苔”,青苔。

其它字義


● 箈

chí ㄔˊ

     ◎ 古書上說的一種竹。

© 漢典
【未集上】【竹】 箈·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8

箈 《康熙字典》

【未集上】【竹】 箈·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8

【集韻】澄之切,音持。【類篇】箭萌。一曰水中魚衣。【周禮·天官】加豆之實,箈葅、雁醢、筍葅、魚醢。【鄭司農註】箈,水中魚衣。【後鄭註】箈,箭萌。箭萌者,一名篠者也。

又【集韻】【正韻】𠀤堂來切,音臺。義同。

又【集韻】坦亥切【正韻】蕩亥切,𠀤音㘆。義同。 【集韻】本作䈚。

© 漢典

箈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ʰĄi˧˥; tʂʰʅ˧˥

粤语 ci4

近代音 中古音 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咍部 ;王力系统:定母 之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箈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䈢
苔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鲐(tai2)
    2. 斄(tai2)
    3. 檯(tai2)
    4. 㸀(tai2)
    5. 鮐(tai2)
    6. 䢰(tai2)
    7. 炱(tai2)
    8. 旲(tai2)
    9. 䑓(tai2)
    10. 嬯(tai2)
    11. 䈚(tai2)
    12. 苔(tai2)
    13. 㔭(chi2)
    14. 弛(chi2)
    15. 貾(chi2)
    16. 迡(chi2)
    17. 䛂(chi2)
    18. 㞴(chi2)
    19. 荎(chi2)
    20. 茌(chi2)
    21. 篪(chi2)
    22. 䔟(chi2)
    23. 菭(chi2)
    24. 俿(chi2)
同部首
    1. 筪
    2. 䈃
    3. 䈢
    4. 簔
    5. 䈻
    6. 笳
    7. 籖
    8. 䉮
    9. 䉟
    10. 䈭
    11. 䇰
    12. 筜
同筆畫
    1. 墐
    2. 禡
    3. 誟
    4. 蔮
    5. 歉
    6. 㵂
    7. 蜘
    8. 㨽
    9. 螂
    10. 氳
    11. 餌
    12. 㔁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