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zuó

ㄗㄨㄛˊ

部首 竹

部外 7

總筆畫 13

笮 𥯭 𦁎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B70

上下結構

31431432312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twtf

hoos

mnmi

88211

拼音 zuó

注音 ㄗㄨㄛˊ

部首 竹 部外 7總筆劃 13

基本區 7B70筆順 3143143231211

筰 基本解釋

● 筰

zuó ㄗㄨㄛˊ


  1. 同「笮」。

英語 cable

德語 Seilzug, Seil (Metall)​ (S)

【漢典】

筰 國語辭典

筰ㄗㄨㄛˊzuó
名
  1. 用竹皮編成的繩索。《玉篇·竹部》:「筰,竹索也。」

【漢典】
【未集上】【竹】 筰·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7

筰 《康熙字典》

【未集上】【竹】 筰·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7

【廣韻】在各切【集韻】【韻會】【正韻】疾各切,𠀤音昨。竹索也。西南𡗝尋之以渡水,故因號邛筰。今益州有之。【說文】筊也。【釋名】引舟者曰筰。筰,作也。作,起也,引舟使動行也。【漢·鼓吹曲】靑絲爲君筰。

又國名。【史記·西南𡗝傳】自越嶲以東北,君長以什數,徙、筰都最大。【註】徙、筰,二國名。【括地志】筰州本西蜀徼外。【華陽國志】雅州邛郲山,本名邛筰山,故邛人、筰人界。

又【集韻】【正韻】𠀤側革切,音責。迫也。【周禮·春官】侈聲筰。【註】謂中央約也。鐘口寬,則聲迫筰而出去疾也。 【篇海】亦作笮、𥯭。

【漢典】
【卷五】【竹】

筰 《說文解字》

【卷五】【竹】
《說文解字》

筊也。从竹作聲。在各切

《說文解字注》

(筰)筊也。廣韵曰。笮筰二同。竹索也。西南夷尋之以渡水。按西南夷有筰縣。在越巂。其名本此。或从艸作筰。非也。从竹。作聲。在各切。五部。

【漢典】

筰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suo˧˥ 日语读音 SEMARU

粤语 zok6潮州话 zoh4

近代音 中古音 從母 鐸韻 入聲 昨小韻 在各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從母 鐸部 ;王力系统:從母 鐸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筰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筰」 說文‧竹部「筰」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笮
𥯭
𦁎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苲(zuo2)
    2. 笮(zuo2)
    3. 稓(zuo2)
    4. 㸲(zuo2)
    5. 䯿(zuo2)
    6. 䟄(zuo2)
    7. 莋(zuo2)
    8. 䎰(zuo2)
    9. 䇥(zuo2)
    10. 柮(zuo2)
    11. 䝫(zuo2)
    12. 㶡(zuo2)
同部首
    1. 筕
    2. 䈫
    3. 箞
    4. 籒
    5. 䉜
    6. 篋
    7. 笰
    8. 箈
    9. 䉰
    10. 䉭
    11. 籮
    12. 篆
同筆畫
    1. 蓘
    2. 㬻
    3. 䬳
    4. 飔
    5. 幹
    6. 㱭
    7. 瑉
    8. 嵞
    9. 嗹
    10. 禑
    11. 㦊
    12. 痭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