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bì

ㄅㄧˋ

部首 竹

部外 6

總筆畫 12

繁體 篳

篳 荜 𠢽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B5A

上下結構

31431415351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txxf

hppj

mrre

88401

拼音 bì

注音 ㄅㄧˋ

部首 竹 部外 6總筆劃 12

基本區 7B5A筆順 314314153512

標

筚 基本解釋

● 筚

(篳)

bì ㄅㄧˋ


  1. 「篳」的簡化字。

英語 wicker, bamboo

法語 osier,clayonnage

【漢典】

筚 詳細解釋

見「篳」。

【漢典】
【未集上】【竹】 篳·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1

↳篳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筚”字頭,请參考“篳”字。)
【未集上】【竹】 篳·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1

【廣韻】𤰞吉切【集韻】【韻會】【正韻】壁吉切,𠀤音畢。【說文】籓落也。【禮·儒行】篳門圭窬。【註】篳門,荆竹織門也。

又柴車。【左傳·宣十二年】篳路藍縷,以啓山林。【註】篳路,柴車。

又【集韻】必至切,音畀。義同。 【集韻】通作蓽。

【漢典】
【卷五】【竹】

↳篳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筚”字頭,请參考“篳”字:)
【卷五】【竹】
《說文解字》

藩落也。从竹畢聲。《春秋傳》曰:“篳門圭窬。”卑吉切

《說文解字注》

(篳)藩落也。藩落猶俗云籬落也。篳之言蔽也。从竹畢聲。卑吉切。十二部。春秋傳曰:篳門圭窬。見襄十年左傳。杜曰:篳門,柴門。廣韵曰:織荆門也。

【漢典】

筚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pi˥˧

粤语 bat1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筚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篳」。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篳」 說文‧竹部「篳」 「筚」「筚」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篳
荜
𠢽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貱(bi4)
    2. 䉾(bi4)
    3. 繴(bi4)
    4. 袐(bi4)
    5. 廦(bi4)
    6. 篳(bi4)
    7. 觱(bi4)
    8. 䮡(bi4)
    9. 䬛(bi4)
    10. 斃(bi4)
    11. 䩛(bi4)
    12. 鞸(bi4)
同部首
    1. 簡
    2. 筢
    3. 䇼
    4. 符
    5. 䇶
    6. 䈃
    7. 䈧
    8. 䉞
    9. 䈣
    10. 籢
    11. 簯
    12. 筻
同筆畫
    1. 睎
    2. 蛕
    3. 傂
    4. 隕
    5. 粥
    6. 𠅬
    7. 揹
    8. 椚
    9. 盜
    10. 㾘
    11. 晷
    12. 嵯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