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第三国际

拼音 dì sān guó jì

注音 ㄉㄧˋ ㄙㄢ ㄍㄨㄛˊ ㄐㄧˋ

第三国际 詞語解釋

解釋

◎ 第三國際 Dì-sān Guójì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of 1919-1943] 即共產國際。全世界共產黨和共產主義組織的國際聯合組織。1919年在列寧領導下成立,1943年解散

© 漢典

第三国际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第三國際

  • 第三國際又名共產國際,列寧領導創建,存在於1919~1943年,總部位於莫斯科,是一個共產黨和共產主義組織的國際組織。第三國際爲自己規定的任務是團結工人階級和勞動羣衆,推翻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統治,確立世界範圍的無產階級專政,建立世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徹底消滅階級,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第三國際把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爲自己的理論基礎,組織原則是民主集中制。成員最多時包括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共產黨組織、400多萬黨員,召開過7次代表大會、13次執行委員會全體會議。
  •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第二國際破產,十月革命的勝利,促進了各國共產黨的建立,客觀形勢要求建立新的國際組織。1919年3月2日在莫斯科召開了國際共產主義代表會議,有來自21個國家的35個政黨和團體的52名代表參加。大會通過了《告國際無產階級宣言》、《共產國際行動綱領》、《關於資產階級民主和無產階級專政的提綱》等文件,宣告第三國際成立。
  • 1943年5月15日,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主席團作出《關於提議解散共產國際的決定》,並於5月25日公開宣佈《解散共產國際的決議》,聲言這是爲了適應反法西斯戰爭的發展,便於各國共產黨獨立處理問題。1943年5月26日,蘇共中央發表決定,完全同意解散共產國際。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地滚球
    2. 地裂山崩
    3. 地邻
    4.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5. 地心引力
    6. 帝坐
    7. 赀计
    8. 遁名匿迹
    9. 熙绩
    10. 甄纪
    11. 旷济
    12. 牵记
相關詞語
    1. 第馆
    2. 第一手
    3.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4. 第一次
    5. 第三产业
    6. 第二审
    7. 青琐第
    8. 连第
    9. 昏第
    10. 东第
    11. 潭第
    12. 中第
    13. 际遇风云
    14. 际畔
    15. 际遇
    16. 际可
    17. 际会
    18. 际会风云
    19. 山际
    20. 中际
    21. 遘际
    22. 殊际
    23. 实际
    24. 穷际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