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端午節

拼音 duān wǔ jié

注音 ㄉㄨㄢ ㄨˇ ㄐㄧㄝˊ

端午節 詞語解釋

解釋

◎ 端午節,端五節 Duānwǔjié,Duānwǔjié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中國傳統節日,農曆五月初五日。相傳古代愛國詩人屈原在這天投江自殺,後人爲了紀念他,把這天當做節日,有吃糉子、划龍舟等風俗

-----------------
國語辭典
端午節duān wǔ jié ㄉㄨㄢ ㄨˇ ㄐㄧㄝˊ
  1. 民間三大傳統節日之一。相傳戰國時楚國三閭大夫屈原在農曆五月初五投汨羅江,後世為紀念他而有吃粽子及龍舟競渡等風俗,再加上民間的鬼神信仰,家家戶戶插蒲艾、喝雄黃酒、掛鍾馗像來除瘟辟邪。也稱為「蒲節」、「端陽節」、「天中節」、「重午節」、「五月節」。

英語 Dragon Boat Festival (5th day of the 5th lunar month)​

德語 Drachenbootfest

法語 fête des bateaux-dragons

© 漢典

端午節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端午節 (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 端午節,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等。端午節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端午龍圖騰祭祀與東方蒼龍七宿正處南中的季節天象有關,仲夏午月,蒼龍升至正南天,即如《易經·乾卦》中所說:“飛龍在天”,此時龍星既“得中”又“得正”,寓意大吉。端午祭龍習俗體現了古人“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反映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內涵。端午節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爲一體,端午習俗甚多,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各地過法雖不盡相同,但端午食糉與扒龍舟是普遍習俗。
  •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百越之地在上古時代就有以龍舟競渡形式祭祀龍祖的習俗。因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後亦將端午節作爲紀念屈原的節日;個別地方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總的來說,端午節起源於南方百越龍圖騰祭祀,把端午視爲“惡月惡日”起於北方,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附會紀念屈原跳江自盡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最後形成如今端午節文化內涵。
  • 端午節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爲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2008年起,被列爲國家法定節假日。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將端午節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爲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短褐不完
      2. 剬削
      3. 求竭
      4. 交結
      5. 殘碣
      6. 儇捷
      7. 修潔
      8. 石劫
    相關詞語
      1. 端飭
      2. 端勻
      3. 端漸
      4. 端緒
      5. 端端的的
      6. 端人
      7. 弊端
      8. 探端
      9. 平白無端
      10. 他端
      11. 衆端
      12. 詭變多端
      13. 節變
      14. 節點
      15. 節脈
      16. 節節
      17. 節人
      18. 節奏
      19. 天中節
      20. 拜燈節
      21. 來派過節
      22. 積節
      23. 國際電影節
      24. 萬壽聖節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