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童子試

拼音 tóng zǐ shì

注音 ㄊㄨㄥˊ ㄗˇ ㄕˋ

童子試 詞語解釋

解釋

◎ 童子試 tóngzǐshì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to admit scholars] 科舉中錄取秀才的考試。

從郡城就童子試歸。——清· 周容《芋老人傳》

-----------------
國語辭典
童子試tóng zǐ shìㄊㄨㄥˊ ㄗˇ ㄕˋ
  1. 科舉時代童生的進學考試。清.蔣士銓〈鳴機夜課圖記〉:「以應童子試,歸鉛山,母略無離別可憐之色。」

© 漢典

童子試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童子試

  • 童子試亦稱童試,即科舉時代參加科考的資格考試,在唐、宋時稱州縣試,明、清稱郡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的考試。縣試一般由知縣主持,本縣童生要有同考者五人互結,並且有本縣廩生作保,才能參加考試。試期多在二月,考四到五場,內容有八股文、詩賦、策論等,考試合格後纔可應府試。府試由知府或直隸州知州、直隸廳同知主持,考試內容和場次與縣試相同,試期多在四月。府試合格方可參加院試。院試又叫道試,由主管一省諸儒生事務的學政主持。院試合格後稱秀才,方可進入官學和正式參加科舉考試。《促織》中言“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操童子業”即未取得秀才資格,沒有功名,還算不得讀書人。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同惡相黨
      2. 同類相呼
      3. 同秀
      4. 同儕
      5. 同門友
      6. 同意權
      7. 傲賢慢士
      8. 蒙士
      9. 青蓮居士
      10. 靈士
      11. 名垂後世
      12. 忘世
    相關詞語
      1. 童昧
      2. 童婚
      3. 童木
      4. 童孩
      5. 童髻
      6. 童奴
      7. 門童
      8. 嚚童
      9. 低幼兒童
      10. 馬童
      11. 返老歸童
      12. 丱童
      13. 試象
      14. 試翼
      15. 試筆
      16. 試劄
      17. 試練
      18. 試闈
      19. 入試
      20. 從試
      21. 升等考試
      22. 鄕試
      23. 自試
      24. 省試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