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立部伎

拼音 lì bù jì

注音 ㄌㄧˋ ㄅㄨˋ ㄐㄧˋ

立部伎 詞語解釋

解釋
  • 唐代宮廷燕樂之一。與坐部伎相對。
  • © 漢典

    立部伎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立部伎

  • 立部伎是中國古代舞蹈,屬於唐代宮廷樂舞之一。“殿庭宴用立奏”(《新唐書?禮樂志》)。在堂下(庭院、廣場)表演。演出規模大,場面宏偉豪華。舞者多至180人,少則64人。其內容,除《太平樂》外,其餘各部都是歌頌皇帝的武功與文德的。舞蹈繼承、吸收了前代傳統和民間形式。其中一些樂舞,如《破陣樂》等影響深遠,流傳中外,東傳日本,名揚印度,《太平樂》採用的《獅子舞》,《聖壽樂》採用的《字舞》至今流傳民間。晚唐,《立部伎》表演“百戲”雜技等。白居易《立部伎》詩:“立部伎,鼓笛喧,舞雙劍,弄七丸,巨索,掉長竿。”表演《立部伎》節目的藝人技術水平不如《坐部伎》高。習《坐部伎》不成,改習《立部伎》,習《立部伎》又不成,則改習“雅樂”(白居易《立部伎》詩、《新唐書·禮樂志》)。依據《通典》、《舊唐書?音樂志》、《新唐書?禮樂志》、《唐會要》、《樂府雜錄》等有關記載,將《立部伎》各樂部的樂舞制度等。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歷正
      2. 戾很
      3. 丽食
      4. 丽娟
      5. 利洒
      6. 丽妲
      7. 按圖索驥
      8. 鬀髻
      9. 外祭
      10. 議計
      11. 读记
      12. 幽薊
    相關詞語
      1. 立君
      2. 立眉嗔目
      3. 立陶宛共和國
      4. 立業
      5. 立時
      6. 立身
      7. 长立
      8. 無信不立
      9. 既立
      10. 罗立
      11. 三權分立
      12. 墙面而立
      13. 伎术官
      14. 伎数
      15. 伎數
      16. 伎人
      17. 伎荷
      18. 伎家
      19. 正声伎
      20. 百伎
      21. 黔驢之伎
      22. 淸商伎
      23. 雜伎
      24. 重施故伎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