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dòu

ㄉㄡˋ

部首 穴

部外 8

總筆畫 13

繁體 竇

竇 𤅋 𥥨 𥥷 𥩐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7AA6

上下结构

4453412544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pwfd

jcjnk

wotg

30804

拼音 dòu

注音 ㄉㄡˋ

部首 穴 部外 8總筆劃 13

統一碼 7AA6筆順 4453412544134

標

窦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竇

(竇)

dòu ㄉㄡˋ

  1. 孔、洞:狗~。
  2. 人體某些器官或組織的內部凹入的部分:鼻~。~房結。
  3. 端倪:疑~。弊~。
  4. 姓。

英語 surname; hole, burrow; corrupt

德語 (生理)​ Sinus (S)​, (洞)​ Loch, Höhle (S)​,Abfluss (S)​,Abwege (S)​,Abzug (S)​,Ausweg (S)​,Übelstand (S)​,Bestechlichkeit (S)​,Betrügereien (S)​,Fehler (S)​,Loch (S)​,Loch in Wand oder Tür (S)​,Mittel (S)​,Schlupfloch (S)​,Weg (S)​,untergraben (V)​,Dou (Eig, Fam)​,ein Loch aushöhlen

法語 trou,sinus

© 漢典

窦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竇

竇 dòu

〈名〉

(1) (形聲。從穴,賣聲。本義:孔穴)

(2) 同本義 [hole]

竇,空也。——《說文》

穿竇窖。——《禮記·月令》。注:“入地隋曰竇。”

順人情之大竇也。——《禮記·禮運》。注:“孔穴也。”

在刑部獄,見死而由竇出者日三四人。——清· 方苞《獄中雜記》

(3) 如:竇徑(洞穴和小路)

(4) 門旁小戶 [side door]

篳門閨竇之人而皆陵其上。——《左傳》。杜預注:“閨竇,小戶;穿壁爲戶,上銳下方,狀如圭也。”

(5) 泛指簡陋門戶 [door]

榮族子敝,小隨母養於宗中,及十二,自竇而走,至大街。——明· 馮夢龍《智囊補》

(6) 古代橢圓形地窖 [cellar]。如:竇窖(積藏穀物的地窖)

(7) 水溝,陰溝 [sewer]

宮中之竇,其崇三尺。——《周禮》

王聞變,易敝衣,匿水竇中,久而得之。——宋· 周密《齊東野語》

(8) 水道口 [mouth of a sewer]

不見四竇者,四竇,五嶽之匹。——《周禮·春官·大宗伯》鄭注

竇,水溝口也。——五代· 徐鍇《說文解字系傳》

澤居苦水者,買庸而決竇。——《韓非子·五蠹》

(9) 人體或某些器官或組織的內部凹入部分 [sinus]。如:鼻竇;胃竇;額竇

(10) 古州名 [Dou prefecture]

竇州, 漢蒼梧郡地, 唐武德五年置 南扶州, 貞觀八年曰 竇州。—— 清·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

(11) 姓

詞性變化

◎ 竇

竇 dòu

〈動〉

潰決;穿通 [(of a dyke or dam) burst]

不防川,不竇澤。——《國語》。韋昭注:“竇,決也。”

常用詞組


竇道
© 漢典
【午集下】【穴】 竇·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5

竇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窦”字頭,請參考“竇”字。)
【午集下】【穴】 竇·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5

【廣韻】田𠋫切【集韻】【韻會】【正韻】大透切,𠀤音豆。【說文】空也。【禮·月令】穿竇窖。【註】入地隋曰竇。

又鑿垣爲孔曰竇。【左傳·襄十年】王叔之宰曰:蓽門圭竇之人。【註】竇,穿壁爲小戸。

又穴也。【禮·禮運】禮義者,順人情之大竇。【註】竇,孔穴。

又水道也。【左傳·襄二十六年】齊烏餘襲我,高魚有大雨,自其竇入。【註】雨故水竇開。

又決也。【周語】不竇澤。【註】竇,決也。

又地名。【左傳·莊九年】殺子糾于生竇。【註】生竇,魯地。【北史·魏本紀】泰常七年,自雲中西幸屋竇城。【水經注】漢武微行柏谷,遇辱竇門。

又感其妻深識之,饋賜以河津令。其鬻渡,今竇津是也。

又姓。【風俗通】夏后相遭有窮氏之難,后緡方姙,逃出自竇而生少康,其後氏焉。漢有魏其侯竇嬰。

又通作窬。【禮·儒行】蓽門圭窬。【釋文】音竇。

又【集韻】徒谷切【正韻】杜谷切。𠀤與瀆通。【周禮註】西竇五嶽。

© 漢典
【卷七】【穴】

竇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窦”字頭,請參考“竇”字:)
【卷七】【穴】
『說文解字』

空也。从穴,瀆省聲。徒奏切

『說文解字注』
空也。空孔古今語。凡孔皆謂之竇。古亦借瀆爲之。如周禮注四竇卽四瀆、左傳襄三十年墓門之瀆徐音豆是也。从穴。𧶠聲。徒奏切。四部。按古音去入不分。
© 漢典

窦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ou˥˧

粤语 dau6

吴语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窦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竇」。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竇」 說文‧穴部「竇」 睡.法197「竇」 「窦」「窦」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竇
𤅋
𥥨
𥥷
𥩐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鋀(dou4)
    2. 狵(dou4)
    3. 鬥(dou4)
    4. 竇(dou4)
    5. 䬦(dou4)
    6. 浢(dou4)
    7. 渎(dou4)
    8. 䛠(dou4)
    9. 闘(dou4)
    10. 閗(dou4)
    11. 梪(dou4)
    12. 酘(dou4)
同部首
    1. 窪
    2. 窀
    3. 窟
    4. 窘
    5. 䆶
    6. 窂
    7. 窥
    8. 窭
    9. 穽
    10. 窏
    11. 窸
    12. 窱
同筆畫
    1. 溼
    2. 㓼
    3. 瘅
    4. 遜
    5. 鉃
    6. 𠎍
    7. 滛
    8. 矠
    9. 煉
    10. 嗅
    11. 痰
    12. 筧
初中古詩詞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汉·佚名 《十五从军征》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