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chá

ná

ㄔㄚˊ

ㄋㄚˊ

部首 禾

部外 3

總筆畫 8

秺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9C5

左右結構

3123431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ttan

hdhp

mfmh

22914

拼音 chá ná

注音 ㄔㄚˊ ㄋㄚˊ

部首 禾 部外 3總筆劃 8

基本區 79C5筆順 31234315

秅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秅

chá ㄔㄚˊ

  1. 量詞,古代計算禾束的單位,四百把爲一秅。
  2. 古書上說的一種麻屬植物。
  3. 古縣名,在今中國山東省。

其它字義


● 秅

ná ㄋㄚˊ

 ◎ 〔烏~〕古西域國名。

© 漢典
【午集下】【禾】 秅·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3

秅 《康熙字典》

【午集下】【禾】 秅·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3

【唐韻】宅加切【集韻】【韻會】【正韻】直加切,𠀤音茶。數名。【儀禮·聘禮】禾三十車,車三秅,四秉曰筥,十筥曰稯,十稯曰秅,四百乗爲一秅。

又國名。【前漢·西域傳】烏秅國,去長安九千九百五十里。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都故切,音妒。義同。

© 漢典
【卷七】【禾】

秅 《說文解字》

【卷七】【禾】
『說文解字』

二秭爲秅。从禾乇聲。《周禮》曰:“二百四十斤爲秉。四秉曰筥,十筥曰稯,十稯曰秅,四百秉爲一秅。”宅加切

『說文解字注』

(秅)二秭爲秅。禾四百秉也。周禮掌客曰:上公車禾眡死牢。牢十車,車三秅。注云:禾,實幷刈者也。聘禮:四秉曰筥,十筥曰稯,十稯曰秅。每車三秅,則三十稯也。聘禮注云:一車之禾三秅,爲千二百秉,三百筥,三十稯也。〇按小徐本作秭也,廣韵從之,是則秅卽秭,爲今數。二秭爲秅,爲古數也。小徐非奪字,仍記於此。从禾乇聲。宅加切。古音在五部。丁故反。周禮曰:周禮當是本作禮記,淺人所改也。許書之例,謂周官經曰周禮,謂十七篇曰禮,十七篇之記謂之禮記。如偁鈃毛牛藿羊芐豕薇,系之禮記是也。四秉爲筥以下聘禮記文。二百四十斤爲秉。此七字妄人所增,當删。聘禮記曰:十斗曰斛,十六斗曰籔,十籔曰秉,二百四十斗。云二百四十斗者,經致饔米三十車,每車秉有五籔計之,得二十四斛,爲二百四十斗也。此說米之數,與禾無涉。鄭君所謂米禾之秉筥,字同數異。妄人乃益之曰爲秉,與下文言禾之四秉曰筥相屬。而轉寫又斗譌斤,曾謂許君而有此乎。國語:稯禾,秉芻,缶禾。韋注:當本云稯禾,四十秉也。秉,把也。缶,庾也。庾米,十六斗也。聘禮曰:十六斗曰庾。四秉曰筥。十筥曰稯。今本亦不知何人妄改。致不可讀,要之許、韋不可誣也。若廣雅之廖誤,又無論矣。四秉曰筥。秉見又部,曰禾秉也,从又持禾。秝部云:持一爲秉,持二爲兼。詩毛傳云:秉,把也。四秉冡又部言之,謂禾四把也。禾者,稾實兼刈者也。鄭注禮云:筥,穧名也。若今萊陽之閒刈稻聚把有名爲筥者。詩云:彼有遺秉。又云:此有不斂穧。按鄭意筥卽穧,刈禾盈乎曰秉。盈手者四聚於一處爲一穧,穧十而總束之則爲稯,故曰稯猶束也。周禮注云:筥讀如棟梠之梠,謂一穧也。疑今禮注奪去一字。十筥曰稯,十稯曰秅,四百秉爲一秅。

© 漢典

秅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ʰɑ˧˥; nɑ˧˥

客家话 [客英字典] ca2 [海陆腔] ca2 du5 [梅县腔] ca2 [台湾四县腔] ca2 du5粤语 caa3 caa4

近代音 中古音 澄母 麻韻 平聲 𡨀小韻 宅加切 二等 開口;端母 暮韻 去聲 妒小韻 當故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模部 ;泥母 模部 ;王力系统:定母 魚部 ;泥母 魚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秅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秅」 說文‧禾部「秅」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秺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楂(cha2)
    2. 叉(cha2)
    3. 猹(cha2)
    4. 察(cha2)
    5. 䆛(cha2)
    6. 査(cha2)
    7. 㢉(cha2)
    8. 䕓(cha2)
    9. 䤩(cha2)
    10. 靫(cha2)
    11. 梌(cha2)
    12. 㪯(cha2)
    13. 镎(na2)
    14. 䫱(na2)
    15. 挐(na2)
    16. 蒘(na2)
    17. 拏(na2)
    18. 嗱(na2)
    19. 䏧(na2)
    20. 䛔(na2)
    21. 拿(na2)
    22. 誽(na2)
    23. 搻(na2)
    24. 鎿(na2)
同部首
    1. 稒
    2. 稔
    3. 䅂
    4. 秢
    5. 稆
    6. 稞
    7. 穑
    8. 禾
    9. 秗
    10. 秖
    11. 䄼
    12. 稘
同筆畫
    1. 甿
    2. 㭍
    3. 迢
    4. 𠗀
    5. 函
    6. 侐
    7. 盲
    8. 直
    9. 釒
    10. 𠙋
    11. 庘
    12. 苹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