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
- 傳說中的山林精怪。後作“魑”。《説文•禸部》:“离,山神獸也。歐陽喬説:‘离,猛獸也。’”
● 离
- 同“離”。《篇海類編•鳥獸類•禸部》:“离,亦作離。” ➊卦名。《廣韻•支韻》:“离,卦名。案:《易》本作離。” ➋明。《廣韻•支韻》:“离,明也。” ➌離散;分離。《晋書•宣帝紀》:“司馬公尸居餘氣,形神已離。”按:殿本作“离”。今為“離”的簡化字。
英語
rare beast; strange; elegant
德語 verlassen, trennen, entfernt von ,von ... entfernt ,Li (Eig, Fam)
法語 distant de,quitter,se séparer
【漢典】
离 詳細解釋
『說文解字』
山神,獸也。从禽頭,从厹从屮。歐陽喬說:离,猛獸也。呂支切〖注〗臣鉉等曰:从屮,義無所取,疑象形。〖注〗𡼁,古文。
『說文解字注』
(离)山神也。也字今補。獸形。形,各本作也,今正。左傳:螭魅罔兩。杜注:螭,山神,獸形。周禮:地示物魅。正義引服䖍左傳注螭,山神,獸形。上林賦:蛟龍赤螭。如淳注曰:螭,山神也,獸形。按山神之字本不从虫。从虫者,乃許所謂若龍而黃者也。今左傳作螭魅,乃俗寫之譌。東京賦作魑,亦是俗字。徐鉉於鬼部增魑字,誤矣。薛綜二京解云:魑魅,山澤之神也。與許、服說同。本是山神而形如獸,故其字从厹。若今本作神獸,則大誤矣。从禽頭。謂凶也。从厹,獸形則頭足皆獸矣。从屮。从屮,若巂字之首,像其冠耳。竊謂當从山。从山者,謂其爲山神也。音丑知切。古音在十七部。大徐吕支切。歐陽喬說:离,猛獸也。此别一義。西都賦:拕熊螭。李注引歐陽尚書說曰:螭,猛獸也。漢書儒林傳:歐陽事伏生,世世相傳。至會孫高字子陽,傳孫地餘,地餘子政。由是尚書世有歐陽氏學。㙯文志:歐陽章句三十一卷。許云歐陽喬者,葢卽高。古喬高通用。許作离,李善作螭者,俗亂之也。此葢說今文坶誓。史記作如豺如離,可證。离離古通用。周禮正義引服氏左傳注:螭,山神,獸形,或曰如虎而噉虎。二說並列,正同許氏。若俗本說文前說改爲山神獸也,則與後說不别矣。
【漢典】
小學古詩詞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初中古詩詞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南北朝·佚名 《木兰诗 / 木兰辞》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已亥杂诗》(其五)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唐·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宋·苏轼 《水调歌头》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西汉·刘向 《唐雎不辱使命》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三国·诸葛亮 《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