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yú

yù

ǒu

ㄩˊ

ㄩˋ

ㄡˇ

部首 禸

部外 4

總筆畫 9

𤟹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79BA

单体结构

25112521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jmhy

wlbi

klzs

60227

拼音 yú yù ǒu

注音 ㄩˊ ㄩˋ ㄡˇ

部首 禸 部外 4總筆劃 9

統一碼 79BA筆順 251125214

標

禺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禺

yú ㄩˊ

  1. 〔~谷〕古代傳說中日落處。亦作“虞谷”、“隅谷”。
  2. 〔~強〕古代傳說中的神。
  3. 〔~~〕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魚。
  4. 古代區域:十~(十華里的地方)。

其它字義


● 禺

yù ㄩˋ

     ◎ 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猴。

其它字義


● 禺

ǒu ㄡˇ

     ◎ 古同“偶”,偶像。

英語

district; mountain in Zhejiang

德語 Bezirk, Gau (S)​,Yu (Eig, Fam)

法語 (singe légendaire de la Chine ancienne)​,(ancienne région)​

© 漢典

禺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禺 yú

〈名〉

(1) 區域 [region]

是爲十禺。——《管子·侈靡》

(2) 山名 [Yu mountain]。在今浙江德清西南

汪罔氏之君,守 封禺之山。——《史記》

(3) 舊時稱日近中午爲禺,約在上午九時至十一時 [noon]

治平元年, 常州日禺時,天有大聲如雷。——《夢溪筆談》

(4) 又如:禺谷(禺淵。古代傳說日落的地方);禺中(將近中午)

(5) 另見 yù

基本詞義


◎ 禺 yù

〈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沐猴形。本義:獸名,一種猴) 同本義 [a kind of monkey]

禺,母猴屬,頭似鬼。似獼猴而大,赤目長尾,亦曰沐猴。——《說文》

有獸焉,其狀如禺而自耳。——《山海經》。郭璞注:“禺似獼猴而長,赤目長尾。”

(2) 另見 yú

© 漢典

禺 國語辭典

禺ㄩˊyú
名
  1. 區域。《管子·侈靡》:「王者上事,霸者生功,言重本,是為十禺。」唐·尹知章·注:「禺,猶區也。」

禺ㄩˋyù
名
  1. 一種長尾猿。長尾,赤目。《山海經·南山經》:「(招搖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晉·郭璞·注:「禺似獼猴而大,赤目長尾。」

© 漢典
【午集下】【禸】 禺·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4

禺 《康熙字典》

【午集下】【禸】 禺·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4

【唐韻】【集韻】牛具切【韻會】元具切,𠀤音遇。獸名,猴屬。【正字通】禺似獼猴而大,赤目長尾,山中多有之。說文專指爲母猴屬,誤。

又【廣韻】遇俱切,音虞。山名。【史記·孔子世家】汪罔氏之君,守封禺之山。【韋昭曰】封,封山。禺,禺山。在吳郡永安縣。

又番禺,越地名。在南海。

又禺彊,神名。【莊子·大宗師】禺强得之,立乎北極。【山海經】北海之渚有神,人面鳥身,名禺彊。

又區也。【管子·侈靡篇】是爲十禺。【註】每里爲一禺。

又事端初見也。【管子·侈靡篇】將合可以禺。

又禺禺,魚名。【司馬相如·上林賦】禺禺魼鰨。【郭璞曰】禺禺,魚皮有毛,黃地黑文。

又日在已曰禺中。

又姓。

又【集韻】魚容切,音顒。義同。

又通作寓。【爾雅·釋獸】寓䑕曰嗛。【郭註】寓謂獼猴之類,寄寓木上,此屬及䑕皆頰裏貯食。【六書故】寓卽說文之禺。 亦通作虞。【山海經】夸父追日景,逮之於禺谷。【註】禺淵,日所入也。今作虞。 亦通作偶。【史記·封禪書】木禺龍欒車一駟。【索隱曰】禺,音偶。謂偶其形於木,禺馬亦然。

又讀作務。【左傳·哀十一年】公叔務人。【禮·檀弓】作禺人。

© 漢典
【卷九】【甶】

禺 《说文解字》

【卷九】【甶】
『說文解字』

母猴屬。頭似鬼。从甶从禸。牛具切 文三 重一

『說文解字注』

(禺)母猴屬。爪部曰。爲者、母猴也。又部曰。夔、一曰母猴也。郭氏山海經傳曰。禺似獼猴而大。赤目長尾。今江南山中多有。說者不了。乃作牛字。按左傳魯公爲。檀弓作公叔禺人。可證爲、禺是一物也。頭佀鬼。故从甶。从甶。从禸。牛具切。古音在四部。讀如偶。

© 漢典

禺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y˧˥; jy˥˧; ou˨˩˦ 日语读音 ONAGASARU韩语罗马 ONG现代韩语 옹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ngi2 ngi5 [客英字典] ngi2 [陆丰腔] gni3 [梅县腔] ngi2 [海陆腔] ngi2 ngi5 [宝安腔] ngi2 [客语拼音字汇] ngi2 yi2粤语 jyu4潮州话 ngo5

近代音 影母 魚模韻 平聲陽 魚小空;中古音 疑母 虞韻 平聲 虞小韻 遇俱切 三等 合口;疑母 遇韻 去聲 遇小韻 牛具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疑母 侯部 ;疑母 侯部 ;王力系统:疑母 侯部 ;疑母 侯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禺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禺」 趙孟庎壺春秋晚期集成9678「禺」 牌406.26「禺」 說文‧甶部「禺」 睡.日甲66「禺」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𤟹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隃(yu2)
    2. 盂(yu2)
    3. 騟(yu2)
    4. 釪(yu2)
    5. 㻀(yu2)
    6. 娯(yu2)
    7. 舁(yu2)
    8. 渔(yu2)
    9. 㳛(yu2)
    10. 㪌(yu2)
    11. 䩒(yu2)
    12. 㬰(yu2)
    13. 㤢(yu4)
    14. 䬄(yu4)
    15. 堉(yu4)
    16. 燏(yu4)
    17. 譽(yu4)
    18. 喅(yu4)
    19. 㻰(yu4)
    20. 䤋(yu4)
    21. 䮇(yu4)
    22. 䆷(yu4)
    23. 聿(yu4)
    24. 語(yu4)
    25. 蕅(ou3)
    26. 熰(ou3)
    27. 𠙶(ou3)
    28. 腢(ou3)
    29. 嘔(ou3)
    30. 䚆(ou3)
    31. 吘(ou3)
    32. 偶(ou3)
    33. 呕(ou3)
    34. 㸸(ou3)
    35. 㒖(ou3)
    36. 䯚(ou3)
同部首
    1. 畼
    2. 畇
    3. 男
    4. 㽞
    5. 町
    6. 疃
    7. 畱
    8. 㽛
    9. 疂
    10. 冀
    11. 疈
    12. 甿
同筆畫
    1. 䒲
    2. 姟
    3. 昳
    4. 勁
    5. 哃
    6. 俪
    7. 挒
    8. 㶰
    9. 俈
    10. 炳
    11. 宥
    12. 柦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