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禹余粮

拼音 yǔ yú liáng

注音 ㄩˇ ㄩˊ ㄌㄧㄤˊ

禹余粮 詞語解釋

解釋
1.中藥名。又名禹糧石。爲一種褐鐵礦礦石。性微寒,味甘澀,有澀腸﹑止血功能。相傳夏禹治水時棄其餘糧於江中,化爲此石,故名。見《太平御覽》卷九八八引《博物志》。 2.麥門冬的別名。參見"禹葭"。 3.蒒草的別名。
-----------------
國語辭典
禹餘糧yǔ yú liángㄩˇ ㄩˊ ㄌㄧㄤˊ
  1. 植物名:(1)​ 麥門冬。《爾雅.釋草》:「虋冬」句下宋.邢昺.疏:「麥門冬,秦名羊韭,齊名愛韭,楚名馬韭,越名羊蓍,一名禹葭,一名禹餘糧。」(2)​ 蒒草。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二三.穀部.蒒草》:「釋名:自然穀、禹餘糧。」

  2. 一種中藥。常呈大小圓石片或砂粒,膠附在褐鐵礦上,中間有空處,含黃色黏土,勻細清潔。產在池澤山島中的石類。相傳大禹戰勝,棄餘糧,化而為石,故有此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一○.金石部.禹餘糧》:「時珍曰:『石中有細紛如麵,故曰餘糧,俗呼為太一禹餘糧。』」

© 漢典

禹余粮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禹餘糧

  • 禹餘糧,中藥名。爲氫氧化物類礦物褐鐵礦,主含鹼式氧化鐵[FeO(OH)]。具有澀腸止瀉,收斂止血之功效。常用於久瀉久痢,大便出血,崩漏帶下。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羽化
      2. 雨约云期
      3. 羽化杯
      4. 圉门
      5. 宇宙火箭
      6. 与么
      7. 摧梁
      8. 回梁
      9. 炎凉
      10. 除暴安良
      11. 都梁
      12. 伏梁
    相關詞語
      1. 禹甸
      2. 禹迹
      3. 禹跳
      4. 禹谟
      5. 禹服
      6. 禹鼎
      7. 汤禹
      8. 邓禹
      9. 微禹
      10. 崇禹
      11. 舜禹
      12. 大禹
      13. 粮串
      14. 粮台
      15. 粮料使
      16. 粮食
      17. 粮子
      18. 粮尽援绝
      19. 赍盗粮
      20. 乞粮
      21. 糗粮
      22. 后粮
      23. 义粮
      24. 射粮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