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禮樂

拼音 lǐ yuè

注音 ㄌㄧˇ ㄩㄝˋ

禮樂 詞語解釋

解釋
  • 禮節和音樂。古代帝王常用興禮樂為手段以求達到尊卑有序遠近和合的統治目的。
  • -----------------
    國語辭典
    禮樂lǐ yuè ㄌㄧˇ ㄩㄝˋ
    1. 禮與樂。禮乃行為道德的規範,而樂能調和性情、移風易俗,二者皆可用以教化人民,治理國家。《禮記.禮器》:「禮也者,反其所自生;樂也者,樂其所自成。是故先王之制禮也以節事,脩樂以道志,故觀其禮樂而治亂可知也。」

    英語 (Confucianism)​ rites and music (the means of regulating society)​

    © 漢典

    禮樂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禮樂 (禮節和音樂)

  • 禮樂始自夏商,到周朝初期周公“制禮作樂”形成獨有文化體系,後經孔子和孟子承前啓後,聚合前人的精髓創建以禮樂仁義爲核心的儒學文化系統,從而得以傳承發展至今,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民族的“禮樂文化”,奠定了中國成爲“禮樂之邦”,也被稱之爲“禮儀之邦”。
  • “禮樂文化”在中華文明史上,創造了人類的輝煌。雖然現代工商業科技文明過分重視物質利益,使得傳統的“禮樂文化”受到商業世俗文化的衝擊,已失去古典純樸的的本質精神。但是,傳統的“禮樂文化”在今天還是能起到提升人類道德,使人們達到自我完善的作用。早在夏商周時期,古代先賢就通過制禮作樂,形成了一套頗爲完善的禮樂制度,並推廣爲道德倫理上的禮樂教化,用以維護社會秩序上的人倫和諧。禮樂文明在數千年的中華文明發展史上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至今仍有其強大的生命力。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麗月
      2. 歷閱
      3. 歷月
      4. 立約
      5. 理尙
      6. 理道
      7. 李慈銘
      8. 里老
      9. 俚篤
      10. 里胥
      11. 訓閱
      12. 祕鑰
      13. 撫悅
      14. 片月
      15. 年籥
      16. 近月
    相關詞語
      1. 禮辭
      2. 禮帽
      3. 禮記
      4. 禮錢
      5. 禮拜寺
      6. 禮貺
      7. 訂禮
      8. 晨參暮禮
      9. 戴禮
      10. 達禮
      11. 司禮
      12. 讀禮
      13. 樂章
      14. 樂顛顛
      15. 樂飢
      16. 樂手
      17. 樂棒
      18. 樂推
      19. 攸樂
      20. 豈樂
      21. 象樂
      22. 心靈音樂
      23. 慕樂
      24. 吹樂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