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祆教

拼音 xiān jiào

注音 ㄒㄧㄢ ㄐㄧㄠˋ

祆教 詞語解釋

解釋
1.即瑣羅亞斯德(舊譯"蘇魯友")教,俗稱拜火教。相傳爲公元前六世紀瑣羅亞斯德創。波斯薩珊王朝奉爲國教。其教創善﹑惡二元論,以火爲善神的代表。南北朝時傳入中國後又稱"火祆教"或"祆教"。唐代曾一度於長安建祠盛行,並立官專管。武宗反佛後漸廢不傳。 2.泛指西方傳入中國的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
-----------------
國語辭典
祆教xiān jiào ㄒㄧㄢ ㄐㄧㄠˋ
  1. 回教出現前古代伊朗的主要宗教。現存於伊朗偏僻地區及盛行於印度境內帕西人中。約在西元前六~七世紀間,由瑣羅亞斯德所創。奉波斯古經為經典。該教認為火、光明、清淨、創造、生是善端;黑暗、惡濁、不淨、破壞是惡端。代表善端的神是阿胡拉.瑪茲達;代表惡端的神是安格拉.紐曼,二者雖都是時間之神楚爾凡所生,卻互相鬥爭,鬥爭的結果,善必勝惡。人可以在善惡兩神之爭中,自由選擇,決定自己的命運。直到人死後,阿胡拉.瑪茲達將根據其在世的言行,進行審判,或上升天堂,或投入地獄。在宗教活動上,教徒在麻葛指導下經過一定的儀式,禮拜聖火,因為火是光明、善的代表,阿胡拉.瑪茲達的象徵。該教於六世紀約南北朝時傳入中國,北宋末南宋初在汴梁、鎮江等地還有祆祠,但宋以後,中國史籍則不再提及。也稱為「波斯教」、「拜火教」、「祆道」。

英語 Zoroastrianism

德語 Parsismus, Zoroastrismus, Religion der Feueranbeter

© 漢典

祆教 網路解釋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仙教
    2. 显教
    3. 賢交
    4. 綫腳
    5. 险徼
    6. 跣脚
    7. 纤姣
    8. 鮮朗
    9. 鮮淨
    10. 仙都觀
    11. 酰鸡瓮
    12. 纤堕
    13. 仙芽
    14. 辜较
    15. 垣窌
    16. 斋醮
    17. 椶轎
    18. 地窖
    19. 醱酵
相關詞語
    1. 祆廟火
    2. 祆廟
    3. 祆正
    4. 祆神廟
    5. 祆祠
    6. 祆神
    7. 胡祆
    8. 火祆
    9. 教数
    10. 教長
    11. 教學法
    12. 教辭
    13. 教會學校
    14. 教忠
    15. 耒耨之教
    16. 死教
    17. 耶穌教
    18. 侍教
    19. 直教
    20. 求教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