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礼治

拼音 lǐ zhì

注音 ㄌㄧˇ ㄓˋ

礼治 詞語解釋

解釋

◎ 禮治 lǐzhì

[the operation of government through social institutions; rule of the rites] 以禮儀制度和道德爲準則,統治人民、處理國事,這是先秦儒家的政治主張

© 漢典

礼治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禮治

  • 禮治是春秋戰國時期儒家主張以禮治國的思想學說。“禮治”與“法制”相對應。在孔子思想體系中禮同仁是分不開的,孔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他主張“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的德治,打破了“禮不下庶人”的限制。到了戰國時期,隨着封建制度的形成,奴隸社會的禮已逐漸廢除。孟子把仁、義、禮、智作爲基本的道德規範,禮爲“辭讓之心”,成爲人的德行之一。荀子比孟子更爲重視“禮”,他著有《禮論》,論證了“禮”的起源和社會作用。他說:“禮者……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者也。”他認爲禮使社會上的人在貴賤、長幼、貧富等封建等級制中都有恰當的地位,“故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荀子·修身》)。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礼志
      2. 理智
      3. 礼制
      4. 礼至
      5. 理至
      6. 理致
      7. 立志
      8. 厘治
      9. 厉鸷
      10. 吏职
      11. 立制
      12. 历指
      13. 理味
      14. 李公朴
      15. 里程碑
      16. 理该
      17. 里槅
      18. 里儒
      19. 枉滞
      20. 着志
      21. 飞行管制
      22. 煎炙
      23. 川渟岳峙
      24. 译制
    相關詞語
      1. 礼绝
      2. 礼阁
      3. 礼服
      4. 礼射
      5. 礼辟
      6. 礼酒
      7. 将礼
      8. 齿礼
      9. 宾礼
      10. 进见礼
      11. 茶礼
      12. 觐礼
      13. 治晚
      14. 治病
      15. 治能
      16. 治装
      17. 治捕
      18. 治外
      19. 毒治
      20. 至治
      21. 禁治
      22. 纠治
      23. 同治
      24. 鞫治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