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què

ㄑㄩㄝˋ

部首 石

部外 10

總筆畫 15

簡體 确

塙 确 碻 礭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8BA

左右結構

132514532411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dpwy

mrobg

gwni

14615

拼音 què

注音 ㄑㄩㄝˋ

部首 石 部外 10總筆劃 15

基本區 78BA筆順 132514532411121

通

確 基本解釋

● 確

què ㄑㄩㄝˋ


  1. 堅固;堅硬。《玉篇•石部》:「確,堅固也。」
  2. 堅定;堅決。《易•乾》:「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
  3. 準確;真實。南朝梁武帝《天監二年詔》:「可申敕諸州,月一臨訊,博詢擇善,務在確實。」

英語 sure, certain; real, true

德語 fest (Adj)​,wirklich, tatsächlich (Adj)

法語 vrai,sûr,réel,ferme,solide

【漢典】

確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確

què

形

(1) (形聲。左形,右聲。本義:堅固)

(2) 同本義 [firm;hard]

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莊子·應帝王》

確乎其不可拔。——《易·乾卦》

夫乾,確然示人易矣。——《易·繫辭下》

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易·乾》

(3) 堅定;堅決 [firm;resolute]。

如:確士(堅貞之士); 確志(堅定的志向);確固(堅定);確然(剛強;堅定的樣子)

(4) 真實;符合事實 [true;authentic]。

如:正確(符合事實、道理或某種公認的標準);確考(確切考證);確指(確切指出);確音(確切的消息)

詞性變化


◎ 確

 què

副

(1) 的確 [truly]。

如:這樣的成績確沒見過

(2) 確定無疑地 [firmly]。

如:確知

常用片語


確保確當確定確乎確立確論確切確認確實確實確信確信確鑿確診確證確證
【漢典】

確 國語辭典

確ㄑㄩㄝˋquè
形
  1. 確實、真實。如:「正確」、「千真萬確」。《宋史·卷三四四·李常傳》:「法無新民,便民者良;論無彼己,可久者確。」《老殘遊記二編·第五回》:「途中聽人傳說有這一件事,不知道確不確,請他派人密查一查。」

副
  1. 實在。如:「確有高見」。

  2. 堅定、堅決。《新唐書·卷一三七·郭子儀傳》:「進拜尚書令……子儀確讓。」唐·柳宗元〈與顧十郎文〉:「然者當其時而確固自守,蓄力秉志。」

【漢典】
【午集下】【石】 確·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0

確 《康熙字典》

【午集下】【石】 確·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0

【廣韻】苦角切【集韻】【韻會】克角切,𠀤音䐨。堅也,靳固也。【易·乾卦】確乎其不可拔。【莊子·應帝王】確乎能其事。【註】堅貌。

又剛也。【易·繫辭】夫乾確然示人易矣。 亦作塙碻。

【漢典】
【卷九】【石】

↳确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確”字頭,请參考“确”字:)
【卷九】【石】
《說文解字》

礊石也。从石角聲。𥔳,确或从㱿。胡角切〖注〗臣鉉等曰:今俗作確,非是。

《說文解字注》

(确)礊也。依韵會訂,确卽今之埆字,與土部之墧音義同。丘中有麻傳曰:丘癸中,墝埆之處也。墝埆,謂多石瘠薄。㹜部曰:獄,确也。召南傳曰:獄,埆也。謂堅剛相訟,其引伸之義也。鉉等曰:今俗作確。从石角聲。胡角切。三部。

(𥔼)确或从㱿。㱿聲。管子地貟,剛而不𣫅。𣫅,薄也。當是𥔳之誤。

【漢典】

確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yɛ˥˧ 日语读音 TASHIKA KATAI TASHIKAMERU韩语罗马 HWAK现代韩语 확越南语 xác

客家话 [沙头角腔] kok7 [宝安腔] kok7 [海陆腔] kok7 [客语拼音字汇] kog5 [台湾四县腔] kok7 [东莞腔] kok7 [陆丰腔] kok7 [客英字典] kok7 [梅县腔] kok7粤语 kok3

近代音 中古音 溪母 覺韻 入聲 㱿小韻 苦角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沃部 ;王力系统:溪母 藥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徽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確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塙
确
碻
礭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䇎(que4)
    2. 㩁(que4)
    3. 㴶(que4)
    4. 闋(que4)
    5. 敠(que4)
    6. 悫(que4)
    7. 塙(que4)
    8. 墧(que4)
    9. 㕁(que4)
    10. 趞(que4)
    11. 燩(que4)
    12. 阙(que4)
同部首
    1. 䃚
    2. 䃅
    3. 砦
    4. 䂬
    5. 碩
    6. 碠
    7. 䂽
    8. 䃤
    9. 磮
    10. 砮
    11. 矻
    12. 砋
同筆畫
    1. 嶱
    2. 䁳
    3. 諉
    4. 樟
    5. 䞶
    6. 䝿
    7. 䠌
    8. 䔷
    9. 䄛
    10. 䮄
    11. 噅
    12. 憯
初中古詩詞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清·纪昀 《河中石兽》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