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查詢索引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條目
漢字
詞語
成語
漢字拆分
拼音
筆順
五筆編碼
倉頡編碼
四角號碼
UNICODE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查詢索引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硉矹
拼音
lù wù
注音
ㄌㄨˋ ㄨˋ
硉矹
詞語解釋
解釋
1.亦作"硉兀"。 2.高聳;突出。 3.引申爲委屈不平。 4.嚴峻。 5.豪放;高亢。
© 漢典
硉矹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硉矹
亦作“ 硉兀 ”。 1.高聳;突出。 唐 李白 《明堂賦》:“挐金龍之蟠蜿,掛天珠之硉矹。” 宋 陸游 《燕堂獨坐意象殊憒憒起登子城作此詩》:“夢中涉 黃河 , 太行 高硉矹。” 明 李東陽 《次韻答方石先生》之二:“ 霞城 硉矹高千仞,只恐胸中尚易平。” 清 錢謙益 《彭達生晦農草序》:“當此之時,餘如東郊之老馬,骨骼硉兀。”
© 漢典
【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峍屼
緑雾
庐庑
庐伍
峍屼
廬屋
陆吾
庐屋
緑盐
鹿茸
辘轳韵
緑浦
渌老
露封
藤本植物
迷雾
旭烈兀
警务
贻悮
风云人物
相關詞語
硉兀
硉硉
矹硉
兀硉
矹矹
矹硉
五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