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 基本解釋
● 睢
- 水名。指睢河,位於今河南商丘一帶。《左傳·成公十五年》:「出舍於睢上。」
- 古州縣名。今河南省睢縣,春秋時宋地,後改名睢州。
- 蒲筍。香蒲苗的別名。《農政全書·救荒本草八》:「蒲笋,《本草》名其苗為香蒲,即甘蒲也。一名睢。」
- 姓氏。源於趙大夫食采於睢邑。
● 睢
- 仰視。《說文·目部》:「睢,仰目也。」
- 指張大眼睛看。《文選·馬融〈長笛賦〉》:「僬眇睢維,涕洟流漫。」
- 形容歡樂自得。唐劉禹錫《竹枝詞並引》:「歌者揚袂睢舞,以曲多為賢。」
- 形容元氣充沛的狀態。《集韻·脂韻》:「睢,睢睢,元氣皃。」
- 形容放縱恣肆。今讀作 suī。
● 睢
- 星名。指天睢,歲星之一。《史記·天官書》:「與翼軫晨出,曰天睢。」
英語 gaze at, stare at; uninhibited
德語 anstarren, starren ,Sui (Eig, Fam)
法語 (nom de famille)
【漢典】
睢 詳細解釋
睢 國語辭典
【漢典】
【唐韻】許惟切【集韻】呼維切,音倠。【說文】仰目也。【聲類】大視也。【前漢·五行志】萬眾睢睢,驚怪連日。【註】仰目視貌。
又睢盱,詳盱字註。
又恣睢,恣意怒視也。【史記·伯夷傳】暴戾恣睢。【註】睢,仰目怒貌。
又【禮書】暴慢恣睢。【註】恣睢,猶毀訾也。【後漢·崔駰傳】羿浞狂以恣睢。【註】自用之貌。
又【韻會小補】睢音雖。
又【廣韻】許規切【集韻】【韻會】翾規切【正韻】翾圭切,音。
又【廣韻】香季切【集韻】【韻會】【正韻】香萃切,倠去聲。義同。
又【集韻】翾畦切,音近醯。睢睢,元氣貌。
又【廣韻】息遺切【集韻】【韻會】【正韻】宣佳切,音綏。水名。在梁郡,受汴入泗。或作濉。【左傳·成十五年】出舍于睢上。
又睢陽、睢陵,縣名。
又睢州,今屬歸德府。
又姓。趙大夫食采于睢邑,因以爲氏。明有睢稼,洪武初請立臥。
又【字彙補】曰唯切,音偉。星名。【史記·天官書】歲星與翼軫,晨出曰天睢。 【集韻】或作眭。 【說文】从目隹聲。與隹部从且不同。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