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yá

ㄧㄚˊ

部首 目

部外 8

總筆畫 13

𤷅 𥊅 𥌚 𧡋 厓 䝽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775A

左右结构

2511113121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hdff

bumgg

lgbb

61014

拼音 yá

注音 ㄧㄚˊ

部首 目 部外 8總筆劃 13

統一碼 775A筆順 2511113121121

標

睚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睚

yá ㄧㄚˊ

     ◎ 眼角:~眥(發怒時瞪眼睛,借指極小的仇恨)。

英語 corner of eye; stare

德語 starren, erstaunt blicken (V)

法語 coin de l'oeil,regarder

© 漢典

睚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睚 yá

〈名〉

眼角 [corner of the eye]

睚,目際也。——《說文新附》

常用詞組


睚眥睚眥必報
© 漢典

睚 國語辭典

睚ㄧㄚˊyá
名
  1. 眼眶,眼睛的周邊。說文新附·目部:「睚,目際也。」

睚ㄧㄞˊ​yái
  1. (一)​之又音。

© 漢典
【午集中】【目】 睚·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8

睚 《康熙字典》

【午集中】【目】 睚·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8

【唐韻】五佳切【集韻】【韻會】宜佳切【正韻】宜皆切,𠀤音崖。【說文】目際也。【類篇】舉目也。【前漢·杜欽傳】報睚眦怨。【註】睚,舉眼也。眦,目匡也。言舉目相忤者,必報之也。【正字通】睚眦,謂忤眂也。忤眂者,正眂則目上指,側眂則目指眥。

又【六書故】通作厓。【前漢·孔光傳】厓眥莫不誅傷。

又【廣韻】五隘切【集韻】牛解切【正韻】牛懈切,𠀤崖去聲。

又【集韻】魚駕切,音訝。義𠀤同。 【集韻】或作𥊅𥌚𤷅。

© 漢典
【卷四】【目】

睚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睚”字頭,請參考“睚”字:)
【卷四】【目】
『說文解字』

目際也。从目厓。五隘切

© 漢典

睚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ɑ˧˥ 日语读音 MANAJIRI韩语罗马 AY现代韩语 애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ngai2 [客英字典] ngai2 [海陆腔] ngai2 [梅县腔] ngai2 [宝安腔] ngai2 [客语拼音字汇] ngai2粤语 ngaai4潮州话 ngai5

近代音 中古音 疑母 卦韻 去聲 睚小韻 五懈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疑母 齊部 ;王力系统:疑母 支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睚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睚」 說文‧目部「睚」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𤷅
𥊅
𥌚
𧡋
厓
䝽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堐(ya2)
    2. 䍓(ya2)
    3. 㝦(ya2)
    4. 崕(ya2)
    5. 釾(ya2)
    6. 齖(ya2)
    7. 㤉(ya2)
    8. 牙(ya2)
    9. 䖌(ya2)
    10. 蚜(ya2)
    11. 㮞(ya2)
    12. 䊦(ya2)
同部首
    1. 盿
    2. 䁣
    3. 瞔
    4. 瞁
    5. 瞄
    6. 盱
    7. 眧
    8. 䁄
    9. 䁈
    10. 眞
    11. 䀶
    12. 瞆
同筆畫
    1. 輌
    2. 㲣
    3. 蜕
    4. 㴨
    5. 搘
    6. 蓝
    7. 誔
    8. 竪
    9. 資
    10. 滅
    11. 㷎
    12. 腛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