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qióng

ㄑㄩㄥˊ

部首 目

部外 8

總筆畫 13

瞏 𦊷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7758

上中下结构

2522112513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lgke

wlmrv

lkjr

60732

拼音 qióng

注音 ㄑㄩㄥˊ

部首 目 部外 8總筆劃 13

統一碼 7758筆順 2522112513534

睘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睘

qióng ㄑㄩㄥˊ

  1. 〔~~〕古同“煢煢”,孤獨無依,如“獨行~~。”
  2. 眼睛直視:“少陽終者,耳聾百節皆縱,目~絕系。”

英語 round; stare

© 漢典
【午集中】【目】 睘·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8

睘 《康熙字典》

【午集中】【目】 睘·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8

同瞏。俗省。

© 漢典
【卷四】【目】

睘 《说文解字》

【卷四】【目】
『說文解字』

目驚視也。从目袁聲。《詩》曰:“獨行瞏瞏。”渠營切

『說文解字注』

(睘)目驚視也。唐風毛傳曰。睘睘、無所依也。許不从毛者、許說字非說經也。製字之本義則尒。於从目知之。从目。袁聲。渠營切。按袁聲當在十四部。毛詩與靑姓韵。是合音也。詩曰。獨行睘睘。

© 漢典

睘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yŋ˧˥

客家话 [海陆腔] kiun2 sien2 [客英字典] kiun2 sien1 [台湾四县腔] kiun2 sien2 [梅县腔] kiun2粤语 king4

近代音 中古音 群母 清韻 平聲 瓊小韻 渠營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心母 寒部 ;王力系统:邪母 元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睘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睘」 作冊睘卣西周早期集成5407「睘」 望2.50「瞏」 說文‧目部「睘」 睡.日甲30背「睘」
「睘」 伯睘卣西周早期集成5326「睘」 新乙4.102
「睘」 睘簋西周中期集成3677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瞏
𦊷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橩(qiong2)
    2. 藑(qiong2)
    3. 舼(qiong2)
    4. 䠻(qiong2)
    5. 嬛(qiong2)
    6. 蛩(qiong2)
    7. 儝(qiong2)
    8. 煢(qiong2)
    9. 茕(qiong2)
    10. 䆳(qiong2)
    11. 笻(qiong2)
    12. 穷(qiong2)
同部首
    1. 䁘
    2. 瞷
    3. 睕
    4. 瞲
    5. 䀼
    6. 瞰
    7. 矁
    8. 眎
    9. 瞂
    10. 瞴
    11. 睴
    12. 睲
同筆畫
    1. 塓
    2. 㲧
    3. 阙
    4. 跴
    5. 煙
    6. 嗚
    7. 瑇
    8. 䔁
    9. 蓤
    10. 𠍁
    11. 鿁
    12. 㜑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